2)第四百五十五一章 倘若当日身先死_夺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值守的一名游击笑容可掬的拱手施礼。

  吴三桂身材中等,不过却非常壮实,长得倒也算得上英俊二字。只不过鼻梁上因为征战而有一道疤痕,照着相法上说,这算是破相。头上六瓣铁尖盔,一缕朱红色的盔缨飘洒,外穿枣红色的敞胸宽袍,露出内中擦拭的光可鉴人的南中胸甲,肋下配着一口宝剑,顾盼中目光如电,颇有一股威严深沉的味道。

  在辕门值守的督标营游击虽然是洪承畴的心腹亲信。但是对这位宁远团练总兵却是丝毫不敢造次,反而颇为巴结。

  原因无他。实力二字!

  这位白皙通侯最少年的吴三桂,正是出在辽西将门集团之中祖家和吴家之中。其父吴襄和祖家的当家人祖大寿乃是郎舅至亲。说起来,吴三桂管祖大寿叫舅舅。

  除了显赫的家世之外,吴三桂还非常善于公关,高起潜监军辽东时,吴三桂就认其为义父。方一藻巡抚辽东时,吴三桂与其子方光琛结为结拜兄弟,洪承畴经略辽东后,他又迅速与洪承畴亲信幕僚谢四新结为至交,如此长袖善舞四方结缘,再加上背后的靠山,手中的实力,身上的战功,吴三桂想不发达都难。

  吴三桂在任宁远团练总兵后,在洪承畴支持下大力练兵,两年的时间,练成辽兵二万,都是颇为敢战能战之兵。与其父吴襄一起,还练就一支吴氏家丁,内有精骑二千,皆以五十骑一队,分四十队,每队设一领骑官。吴三桂将这些领骑官的姓名分别书写在竹签上,平日插在自己靴筒上,遇到紧急情况,便信手从靴筒中取出一签,呼叫某领骑官,该领骑官即统领本骑队,跟随他冲突决阵,无往不利。

  这些家丁们,个个在辽西皆有田亩庄园,俨然便是一个个大小地主。人人都有几百亩田地,有恒产者有恒心,加上保卫家园,这也是他们敢战的缘故。

  而且他们待遇很好,吴襄当年曾言,自己吃的不过粗茶淡饭,而三千子弟兵,却个个所吃细酒肥羊。他穿的是粗布褐衣,而三千子弟兵都穿纨罗纻绮。虽说朝廷长久发不出粮饷,他们照旧生活得很好。连同麾下,他们早己有田有产。生活无忧了,而且平日除了训练,他们也不必担心田地间的耕种,因为几乎辽西的军户。都是他们的佃农,为他们耕种卖力。

  而在辽西将门之中历史更加久远、势力更加盘根错节的祖家同样如此,祖大寿麾下数千家丁,人人骁勇敢战。这样的做法,早在上一个宁远伯李成梁镇守辽东时期便已经形成,李成梁麾下号称拥有八千家丁,人人身披双层铁甲,跨骑双马,对付辽东那些部族自然是所向披靡。这也就是为何努尔哈赤起兵作乱后大量发展重甲骑兵的缘故,耳濡目染嘛!

  与吴家军一样。祖氏的数千家丁,纯属祖氏家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