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章 南北风云(中)_夺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特别对铸炮铜工而言。

  不愿作官者,每月赏给粮银二两,每季领米五石三斗,还会恩赐房屋、地亩,更赏给世代金火拜唐阿。

  天聪四年时,由于后金凯旋而归,就特诏铁官范巨炮加以优赏。天聪五年,铸炮匠人王天相便从奴隶擢为拜他喇布勒哈番,天聪七年三月,再以创铸之功升授备御。

  正因为这些工匠的用心打制,所以清国出产的兵器才能精良。

  清国的军工业发展到了一个什么地步?

  在大明就有“善铸红夷炮”名声的前京营戎政副协理、兵部右侍郎刘之纶之标将、副将丁启明,被俘归降后,作为监造官负责清国一干红夷大炮及鸟铳的打制,在天聪年时,他负责监造一系列的‘天佑助威大将军’红夷大炮,指挥匠人金世祥、王天相等,成功铸炮一批,受到了皇太极的赞赏。

  庞大的工人队伍,坚强的技术力量,严格的质量检查监督体系,充足不计工本的原料投入,为清军的军事装备超过左近的几支武装力量,成为当时亚洲乃至全世界数一数二装备精良的军队。

  但是,同任何一个不顾经济规律,将工业在农业基础不足以为众多的工业人员提供足够的粮食和肉食油料的时候强行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政权一样,黄太吉也面临着同样的危机。

  尽管他没有读过马老爷子的书,也看不懂政治经济学,是否读过《管子》一书也尚在猜测之间,但是,对于经济运行的道理却是了解的。

  虽然在他即位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来提高汉人地位,缓解满洲人与辽东汉人之间的矛盾,将原先努尔哈赤提出的汉人反抗者屠杀,降顺者为奴的制度作了调整,规定各级官员贵族所应享有的奴隶数量,其余的人编为民户,在辽东进行耕种。

  为了削弱打击各大贝勒、贵族的权力、声望,黄太吉还退出了离人制度,规定,凡是犯了谋逆、忤逆等大罪的贵族,允许奴隶告发之后恢复自由之身。

  这些措施虽然起到了恢复农业生产、缓解矛盾的积极作用,但是,试想一下,一个拥有着数十万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军队、手工业者、官吏、贵族等人员的政权,又处于寒冷地区,农民缺少金属工具和肥料,如何能够为这些人提供足够的粮食?否则也就不会有一石掺了沙子的小米在辽东可以卖到八两银子的价格记录了。

  于是,在自己不能保障为自己的军队、工匠、官员、眷属提供足够粮食的情况下,便只能将目光投到外面。

  外面的来源一个是贸易,通过山西的八家商人在大明的领域内进行采购,而另外一个来源,就是进关自己动手抢!

  要知道。就算是贸易,所支付的金银等硬通货,也是通过进关劫掠而来的!

  开春以来,有山西商人从遥远的南中通过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