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举制度改革_夺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你拿去变成了狗屁的公事房,又拿来和那个敢和天子分庭抗礼,动不动敢把皇帝的旨意给驳回去,内阁不同意,皇帝的圣旨就是擦屁股的草纸,哦,也不对,貌似现在擦屁股的草纸也是很值钱的了。还能动辄就能让皇帝落水死,感冒死的内阁比?)

  几个官员急匆匆的接过了这份公事房提出的关于此番恩科科举组织形式和内容的章程,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头一部分是科举的形式。将原本的五天四夜连续考三场,改成了三天考三场。而且中间有休息两天,让考生们可以恢复体力,调整自己。这些官员们都是久经考场,一路从笔墨纸在之中拼杀出来,凭着手中笔案头砚在笔阵之中求取的功名。对于科举考试的苦楚,他们深知个中滋味。

  科举考试第一场考经义,考试时间嘛,也不算特别过分,三天两夜而已。这比现在的高考似乎还要煎熬得多。去南京旅游游览过贡院的各位看官可以想象一下,在那种考棚里呆上三天两夜,不要说还要绞尽脑汁的构思文章,就让你在里面呆着,那个滋味,进过派出所拘留所的同学应该对这种感觉很熟悉。

  想想看,第一天凌晨就准备进场,然后在考场里待三天两夜,吃喝拉撒都在里面。注意会试是阴历二月,无论是江南还是京师,这个季节窝在狗窝那么大的牛棚里过夜似乎滋味都不好受。在江南的考生面对的是外面是淅淅沥沥的早春二月的春雨,在京师的则是要迎接倒春寒西北风的体能测试,这个酸爽,所以,科举考试经常有考试考死的,每年十几个都不算稀奇。更有可能是体力不支,精神紧张而导致崩溃,所谓的失心疯的也是大把。

  哎!那位看官说了,不就是考试嘛!又不是体育考试,还是三天两夜这么长时间,还能体力不支?看官,休要逞嘴上的英雄,待我慢慢的说说这考试的内容和题目,您再说也不迟。

  第一场经义考的内容就是给你七道经义题,你连写七道经义文用八股文的形式解释经义,七篇文章写完差不多上万字吧,再加上草稿,工作量自己脑补。而且,科举考试的卷面要求很高,你要是参照着高考的标准就等着落榜吧!字体要求是“台阁体”。不光是对书写要求很高,字体要求一样大小,便是墨也是有要求。要求写出来的字乌黑、光洁。到了后来,更有了所谓“黑、大、光、圆”的标准要求。

  说起来,这台阁体还是不能回避朱重八爷俩。台阁,本指尚书(系古代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之官)。因尚书台在宫廷建筑之内,故有此称,后引伸为官府之代称。顾名思义,台阁体便是官府行文书写的专用字体。由于个人喜好,重八哥父子都曾大力提倡书法,一时帖学大盛。朱老四更是下诏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