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6章历史变了。_武布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立时眯起。

  ……

  河南登封。

  崇祯十五年四月,军政府治下,瘟疫被控制,各村镇完成了春耕,田地里的冬小麦,熬过寒冬后,茁壮成长,新种下的玉米和番薯,也都破土发芽。

  去岁年底,雪下得比较大,由于军政府新修水利,挖池塘蓄水养鱼,又不计成本的打水井,今年不出意外,军政府治下的收成,将会不错。

  此时,经过半年时间,十五万曹军,早已完成整编。

  高欢从中挑选五万人,编为自治军,剩下的人则安置于农庄,或者矿产,成为自治军的后备兵员。

  现在高欢兵力扩张,缺粮的问题,再夏收后肯定会得到缓解,而随着地盘扩大,军政府的赋税增多,逐渐走上了良性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高欢便觉得,军政府有必要,进一步扩充地盘了。

  登封县,兵工坊。

  高欢最早在登封,进行土法制硝,解决火药的原料问题。

  现在各县都推行土法制硝,不过论产量,还是登封的工坊高。

  此时,军政府治下,各县提供的火药,已经足够军中训练和战争消耗,目前还储备了不少。

  当然,这主要是高欢火器少,目前为止,鸟铳只有三千杆,火炮只有二十多门。

  随着火药有了储备,高欢的心思便活络起来。

  登封县的兵工坊,位于县城外,九龙寨。

  这里原本是李际遇的山寨,被高欢夺取后,每当有危机时,高欢都会运一批物资,准备兵败后,入山躲避。

  危机解除之后,李岩等人劝说高欢,将山寨里的物资运回去,但高欢却拒绝了。

  不仅如此,高欢还派遣工匠,将九龙寨,修建成了一个山中要塞,山寨的木寨栏,变成了石头墙,上面还栽了铁钉和尖锐的瓦片,成了一个秘密的兵工坊。

  在高欢占据汝南和豫东地区后,许州不那么容易遭受敌军攻击,高欢便将主要的兵工坊,放在了许州。

  那里交通便利,方便原料运输,不过高欢还是将一部分工匠留在登封,并且派往有重兵把守的九龙寨兵工坊。

  这个兵工坊,除了生产火药,各种兵器和火器之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作用,便是研究各种新的器械。

  此前,高欢兵少钱少资源少,也没有多少工匠,造出什么器械之后,担心被别人山寨,然后凭借规模和资源优势,运用鹅厂的手段,反过来碾压自己。

  现在高欢拥兵十万,有了一定实力,便可以投入一些工匠,研究一些实用的器械。

  这时,在九龙寨兵工坊,高欢在刘铁匠的陪同下,视察着工坊,不过现在的工坊,主要任务并非研究新器械,而是先吃透明朝以有的老器械,提升自身的铸造工艺,打好底子,才好研究新器械。

  “督军,这是官军用的噜密铳、一窝蜂、百虎齐奔箭、虎蹲炮、大将军炮。”刘铁匠指着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