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二章 顺清之间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顺清之间

  李自成先是叙旧情,随即写他现在的困境,又以唇亡齿寒之理。求曹营发兵从山东北伐京师。以解闯营之困,乃是一举两得之举,只要清军回师,闯营愿意割河南府县以谢曹营。

  张轩看过之后,对多尔衮与李自成的心思,如掌上观纹。

  先说多尔衮。

  一片石之战后,清廷形势一片大好,在保定城下,更是将闯营带着的辎重全部截获,据说单单白银就有六千万两之多。

  可以说,闯营在北京城中一番收刮,都落到了清廷手中。极大缓解了清廷的军费了。

  所以在这样的优势之下,清廷并不希望曹营参与进去北边的战事之中,写信安抚曹营,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当然了,这种安抚仅仅是权宜之计。将来闯营灭了之后,清廷会怎么做,又是另一回事了。

  李自成书信之中所说的,唇亡齿寒之事,未必没有道理。

  反过来说李自成。

  李自成虽然大败,丧军失地,但是说李自成没有一战之力,那就错了。

  不过,一片石之战,李自成嫡系兵力损失严重,也有很多后遗症发生了,最大的后遗症就是官军投降闯营的军队,纷纷倒戈。唐通等人先都成为清军的一部分了。

  如果说入关之前,清军总兵力只有二十二万上下,但这几个月以来,清军的实力每时每刻都在增长,大多数都是降军。

  但是即便如此,李自成百万大军也不是那么容易败完的。

  只是大败之后,重整旗鼓,是需要时间的。

  而李自成恰恰没有时间了。

  只要曹营北上,不管能不能打赢清军,只要缠住清军一段时间。就给闯营喘息之机了。

  “你觉得如今这个时候,我曹营改怎么办?”罗汝才说道:“是听李自成出兵山东,还是听东虏的作壁上观?”

  “决计不能出兵山东,过早北上。”张轩沉吟一会儿说道:“我军的重心在江南,与山东远隔千里,北上一战,胜负暂且不说,即便是胜了,山东归属于我,但是我们能控制住吗?”

  “以我看,鞭长莫及。”

  张轩其实有一些事情,还没有说。

  那就是高杰。

  高杰毕竟是半独立的藩镇。依靠他抵抗清军南下,还可以,但是依靠他北上山东,就算他听话,又能打赢了,有山东半省在手,又有淮安府一带,这么大底盘

  ,高杰还甘心为罗汝才之心吗?

  如果因为这一战,将高杰调开,又是一件麻烦事。

  未见其利,先见其害。

  北上之事,现在不是时机。

  这话,张轩没有明说,但是罗汝才定然能想得到。

  “那么在南京登基称帝。”罗汝才说道:“与闯营分割开来?”

  张轩正想说这个做法不错,但是他顿时想起了罗玉龙。

  据他所知,罗玉龙身边的那些文官几乎无时无刻不想罗汝才登基称帝。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