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六三章 夺标_权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了。你二十岁已经当上知县,为一方父母了。”然后朝隆郡王房间努努嘴,轻声道:“这位爷下个月才十八,可你这行事,跟八十老贼似的。所以全靠历练啊。”

  被两人谈论的主角、胥耽诚的长子胥千山,自从写完字后,便一直不声不响的坐在桌边,眼观鼻、鼻观心,仿佛父亲与爷爷谈的根本不是自己一样。只有听爷爷提到秦雷的时候,他才眼前一亮,让人知道他还有感兴趣的事情。

  铛地一声锣响,告诉人们还有二十息的时间。

  人总是要逼一逼才有会效率的。见时间快到了,本来还在犹豫的家主们也终于放下包袱,咬牙写下了自己能承受的最高报价。再小心的把墨吹干,将这一张张承载着家族希望的纸片,小心的放入木匣之中。再郑重的贴上封条,用上印。知道不能再改了,这才长舒一口气,放下心来。

  随着线香终于燃尽,又一声锣响。便有十个黑衣卫两人一组,抬着一个大木箱子,依次将每张桌上的木匣收入箱子里。

  待到全部木匣都被收集起来,整齐的堆放在台上后。卓文正便请每一排推举出一个公证,代表那一排到台上监督。至于楼上的大户,每一家都可以派出一个。

  这个过程又用了一刻钟。等到二十个公正上台后,便在分成两组,监督着总督府的书吏们,把一个个匣子上的封条去了,取出其中的小纸片,整齐的贴在一张大纸上。

  足足用了五张大纸才贴完。书吏们再把纸条的内容,按照单价的高低依次记录在另一张大纸上。这个过程是五个书吏分别进行的。等各自记完后,再放到一起对照,结果五份上的顺序一模一样。

  这时,负责监督的公证们才满意的点头,并推举一位出来宣布结果无误。

  公证们并不下台,继续监督着把大纸上的名单再一次誊到白墙上。

  两个书吏举着大纸,还有一个捧着毛笔砚台,请卓文正亲笔誊写。卓文正当仁不让的提起笔、蘸蘸模,深吸口气,便在雪白的墙上写下了第一笔,那是一横。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第一高价出现。

  那是一个十字。此字一出,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十万两买一份,可真够疯狂的。这仅仅一份的价格,已经远远超过有人五份的报价了。要知道即使是在民生凋敝的江北,战前一两银子也可以买八石大米,足够一个五口之家吃半年的了。而整个江北省去年一年上缴国库的秋税也不过区区九十万两而已。

  卓文正把数字写完,果然是‘十万两’,然后再后面写了个五份。好在才五份,还多得很呢。众人才把吸进来的凉气又呼出去。

  认购人的名字也出现在同一行,唐州柴世芳。众人的目光在屋中搜寻,最终悉数络在昨rì压轴、今rì又先拔头筹的那位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