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百五十六章教学改革,科举改制,亿万赤字_盛世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等。

  上等科举考生资格,需为各省公立高等学院学府毕业生;下等科举考生资格,则只需学校毕业即可。

  上下两等,笼统来讲就是对应官吏两方。当然,这也并不是说下等科举之人,能力出众者也不能坐上高官;而上等科举出身之人,一出来就可以做县长。这只是代表学历问题,代表的高低。用后世的行政体系做一比喻,下等科举入仕途的人就是一小小公务员,而上等科举入仕途者,就是一副科。

  时代不同,管制不同,科举应对显然也不会相同。

  之前历朝历代,中进士者,年纪轻轻即可主辖一县之地。他们能有什么行政经验?能有什么阅历作为?

  其内固然有极其出色者,可绝大部分的人必是会被搞得手忙脚乱,一塌糊涂。而后就是焦头烂额,不得由头,最后无奈得抛给下属,于是给了手下小吏们偷油耍滑,吃拿卡要的机会

  如此,随着儒学的逐渐僵硬化,师爷、幕僚这一职业才会在中国越发的兴盛起来。而这还是在传统时代那种严格的高下之分下搞出的鬼。若是换到中华朝的官制中,单是一县内就有县政fǔ、司法院、检察院、武装部四个并列单位。

  县政fǔ虽然行驶行政权,可压过司法院、检察院、武装部半头。但是没有一点手腕,谁又能一定压制得下?

  而县政fǔ内,县令也有副手在,这又是一麻烦,其下还有各乡镇主官、警察局、财政局、文教局、农畜局、税务局、工商局、水利局、交通局、卫生局等等,头头脑脑好一大班子,一个小年轻从娘胎里就开始学勾心斗角,怕也不会顺顺利利的拿下

  而且精力全放在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上了,谁还有工夫去给百姓做实事,解忧难??

  别看梁纲自己很年轻,可他却对府县的年青官吏很不放心。后世红朝,三四十岁县级,四五十岁市级,五六十岁省部级,六十岁以上国级别看宪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毕竟嘴上**办事不牢,这样的老话能够出现,就代表着一定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意义。

  而县级这样的基层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会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没有丰富的执政经历和阅历,真就不太可能办的下来。

  中华帝国日后的官场就会跟梁纲前世的红朝一样,科举过后就要在基层低级上爬,一点点往上混。

  可能军伍出身的人,因为一场战争的原因,年纪轻轻就已然跃居高位。但是在政治上,如和珅一样二三十岁就独领一朝风骚的人物和现象是不可能再出现了。

  4502年就是中华帝国为日后宏伟蓝图奠基的开始一年,四方平定后梁纲终于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国内的发展建设上了。当然了,这也并不是说军队就可以至此刀枪入库,放马南山了。虽然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