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刘之协_盛世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儿子王法僧(王发生)及孙子王双喜(一个叫刘成儿的所假冒),在其后的四十年中,相继成为混元教徒们精神上的领袖。

  充军者中有王怀玉的弟子刘松。刘松,鹿邑人,充军到甘肃省隆德县时已六十岁,职业及家庭情况不明。他后来在拟订并实施复兴混元教的计划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乾隆五十三年后,混元教改名三阳教。本文除个别地方外,仍按习惯说法,称为混元教。

  收元教的支派三益教,在乾隆五十四年后,一度与混元教密切合作。三益教的创立者是姚应彩。他的再传弟子湖北襄阳人宋之清(年龄不详,经商)曾加入混元教,后又自立西天大乘教。宋之清的重要弟子是齐林。齐林的妻子即王聪儿,姚之富则是他的弟子。宋之清等及收元教另一支派的教首王应琥等,为川楚陕农民大起义的发动奠定了重要基础。

  由于三益教、西天大乘教是收元教的支派,而且在湖北、四川一带与它同时活动的还有以王应琥为首的一支收元教,所以本文除个别处使用三益教这一名称外,都写作收元教。

  乾隆四十二年后,幸存的混元教教徒分别进行复教活动,以逃亡在外的王怀玉的名义相号召。到乾隆四十七年又被清朝镇压,教徒多人被捕处刑。此后混元教实际上处于半瘫痪状态。

  据已查到的史料,仅知(刘知协)是安徽省太和县原香集人,生于乾隆五年(1740年)“一向做棉花买卖”,“系花布生理之人”,“曾在樊城贸易,时常往来”。他“常年在外游荡”,从事发展混元教组织等等活动,经商可能是为秘密活动作掩护。乾隆五十九年清统治者搜查他的家庭时,“查无经卷,图咒、资财及不法字迹”,说明他已随时作好遭到统治者的突然袭击的准备,是个职业的秘密宗教活动者。同年他从太和去扶沟,“因无盘费……卖粮食办钱”,可见经济并不富裕;不过他仍有一妻一妾,说明家道小康。能够吟诗,看来粗通文字。

  的师傅是谁,至今因史料牴牾,未能查明。据本人说,他是太和县人李伯禄的徒弟,而有的材料却说是李伯禄的师傅,的家属也是这种说法;有的人说的师傅是王怀玉;刘松则说“从前曾收……为徒”。’

  “习教多年”,很有可能是樊明德时期的教徒,当时和王怀玉或刘松已有所接触,否则.他在日后是很难参与混元教的机密的。混元教内辈分在他之上的,已知有王怀玉、刘松、刘楞,与他不相上下的,估计不在少数。

  从乾隆五十九年刘松在隆德被捕后的供词中,可以知道等人秘密活动的梗概:乾隆五十三年三月,到甘肃隆德与刘松密谋恢复混元教。因“混元教破案已久,人多不信,必须另立教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