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历史考察_盛世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者的对立物出现的。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发生过多次以白莲教为组织形式的起义,因而历代封建统治者对白莲教实行严厉禁止和残酷镇压。乾隆中期以后,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白莲教的组织得到迅速发展。河南、安徽等地一些著名的白莲教首领,以祈祷、符咒、治病、行商为掩护,活跃在黄河、淮河、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乾隆对被抓的白莲教首领采取“从重问拟,实力穷究,务绝根株”,(11)的残酷镇压政策。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六月以后,清廷开始了对六省白莲教的全面镇压行动。一时间,大批教徒被捕,许多著名教首被处死。还有许多地主官吏“竟以查拿邪教为名,四处搜求,任听胥役多方勒索,不论习教不习教,只论给钱不给钱”(12)。武昌知府常丹葵,奉檄查缉荆州宜昌,株连罗织数千人,惨刑勒逼。“以铁钉钉人壁上或铁锤排击多人,饥寒就毙,浮尸于江,殁狱中者亦无棺敛。”(13)四川达州知府戴如煌,“借查拿邪教为名,将殷实之家肆行讹诈”,“任内赃私狼藉,民怨沸腾”,他私设衙役至五千名之多,凡有习教之人,无不遭其索诈,以致不能安身,遂萌异志”(14)。乾隆末年清政府实行的查缉教徒,纵官虐民的反动措施,等于给布满干柴的川楚陕地区投下了火种,酝酿已久的川楚陕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迅速冲天而起。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湖北荆州、枝江、宜都的白莲教首领聂杰人、张正谟等,在“官逼民反”的口号下,首先举起了反抗的旗帜。宜昌长乐、长阳白莲教众起义响应。二月当阳教首杨起元率领教众杀死县官,占领了县城。三月初,襄阳、樊城教众在姚之富、王聪儿、王廷诏、张汉潮、高均德领导下举义响应,连续攻陷竹山、保康、来凤等地。起义迅速由湖北向四川、河南、陕西等省蔓延。数月之间,湖北西北部五府襄阳、郧阳、宜昌、施南、荆州一州荆门及四川的酉阳、河南的邓州、新野,到处都燃起了农民起义的烽火。起义军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地主阶级,提出“天上换玉皇,地府换阎王,另议孔夫子,不用四书五经”(15)的战斗目标。有的起义军还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自立年号,任命官吏。在迅速发展的各支起义军中,湖北襄阳义军发展最为迅速,势力最大,这支起义军很快拥有数万之众,遂成为起义军的主力。迅猛发展的白莲教起义,使清廷惊恐万状。太上皇乾隆立即调兵遣将,全力展开了对起义军的围歼镇压。清军首先将围剿目标集中于湖北襄阳,企图通过击破势力最大的襄阳起义军,达到“群盗自瓦解”的目的。起义军面对清廷大军围剿,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