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八章 巡视_重生明朝之铁血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于差点被遗忘,现在奉旨设厂铸炮的汤若望,因为公事繁忙,到时会让他定时来给孩子们上课,同时也给方以智们与汤若望有交流学术的机会。

  匆匆赶来的刘朝来到朱由检近前,施礼后道:“黄老爷,小的已着人在庄里安排妥当,恭请黄老爷和几位小主人前往喝茶歇息!”

  崇祯看着袍子靴子上沾满泥土的刘朝,笑道:“你这是打哪过来的?我就是来随便看看,已经吩咐过不要招呼你了,免得影响你的差事!”

  刘朝躬身道:“小的刚才在田地里查看栽种的红薯,闻听黄老爷前来视察,所以匆忙赶了过来!”

  朱由检颇为感兴趣的问道:“薯苗长势如何?料理红薯的有几人?栽种几亩?”

  刘朝回道:“回黄老爷,年初锦衣校尉从松江府带着种子过来,小的方知此物是故大学士徐阁老已经试种成功的。小的遂在宫内书库找到徐阁老著述的《甘薯疏》,认真翻看查阅后,又专门询问数个精于农事的老农后,方才放心栽种。

  目前共栽种了五十亩,日常有数名农户料理,薯苗出芽率九成以上,长势很好!”

  朱由检道:“徐先生的甘薯疏中,对于红薯的栽培有无具体指导?”

  刘朝回道:“回黄老爷,此书中记载非常之详,小的看的非常仔细,从育苗、种植、施肥、起畦直到收获,都记录在书中。

  据锦衣校尉讲,此物在徐阁老的家乡种植颇多,但据说口感不佳,且食用之后有胀气、泛酸,小的据实禀报,还请黄老爷恕罪!”

  朱由检叹息道:“如果人饿到草根、树皮甚至吃土,乃至最后人吃人的时候,胀气、泛酸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松江府乃膏腴之地,民户不乏口粮,嫌弃此物是正常的。可陕西河南一带的百姓,只要能有口吃的,能活下去就已是邀天之幸了!”

  王承恩等人皆低头默然,有关大明西北连年大旱导致的人间惨剧,他们也都有所耳闻。

  朱由检继续道:“我只希望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减少这种惨剧的发生,只盼上苍能给我眷顾,给我时间,红薯是其中重要一环。

  刘朝,你务必用心啊!等到夏收以后玉米也要选地栽种料理,此二物或许能活人无数,到时你刘朝便是大明的大功臣,会青史留名!”

  刘朝语气坚定的回道:“黄老爷放心,小的定会尽心竭力完成黄老爷所托之事,小的不在意是不是留名,只盼着能解黄老爷之忧!”

  朱由检点点头,赞许道:“文臣都言太监之祸,殊不知身体残缺之人中也不乏用心任事之辈啊!”

  想到未来几年即将扩散到几乎大明全境的特大旱灾,他的心中沉重异常。

  自己现在所做的只是尽量减轻旱灾带来的影响,但处于历史上的小冰河时期,人类的力量在天灾面前是多么的渺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