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三章 擅动(三)_风起19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真是!”林蔚点点头,李恪这么一说,他才想起直接乘车路过曼德勒大街的情况。

  “那些缅甸人?”老蒋好奇道。

  “都被送去修路、修桥、挖矿去了!”李恪简单说道,也没说用的什么办法。

  老蒋倒是有些意外的看着李恪,要知道对方在抗战前可不是这样的,至于李恪话中的其他内容他则是没去追问,中国人他都不是在乎,更何况缅甸人。

  不过他脸上有些担忧,“兴华,有些动作不要留下把柄,特别是在国外,这关乎着我们的国家形象,那可是几百万人。”

  “校长放心,这个我知道分寸。而且缅南跟缅北不采取一样的政策,毕竟南边缅甸人太多,得换个正当理由。不过校长也不用太过担心,英国人从来没把印度人和缅甸人当人看,血腥镇压的事多了去,美国、苏联更不是善茬,战争期间没人会注意这个。

  而且我们可以用一些措施吸引国内的百姓来缅甸定居,这就是新政府的统治基础。”李恪解释道。

  李恪可没想来个灭族,那可是大事,也瞒不住。但战争期间死点人却很正常,然后用其他方法限制缅甸人的人口增长,最主要的还是增加本地华侨人口,那才是统治基础。

  “用什么办法?”老蒋有些好奇。

  “土地!”李恪铿锵有力地说道,“对于国人来人,土地最吸引人,而缅甸这边现在有着大量无主的土地。现在国内人口和土地矛盾依然很严重,吸引一部分来缅甸,也可以减缓土地矛盾。

  当然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国内的土地问题只能通过全面的改革。”

  其实解决土地问题,还有个办法,那就是学英国人的圈羊运动,把农民赶到城里。其实土地被平分给每个人,并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就像前世21世纪很多农民外出打工,老家的土地大多荒着,无人耕种。但这个政策却也算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也是能让老百姓认可的办法。毕竟这个时期的中国,商业环境并不是很好,工商业发展程度不高,吸引不了多少农民进城打工。

  “国内的问题等抗战结束后再说,现在不可能动这个!”老蒋显然不想谈土地问题,“你电报里还说了海军的事,这个能行吗?”

  “校长这边没有以政府的名义跟美国方面提吗?也可以让宋部长、陈光甫他们去提出,我们的要求并不高,美国方面应该不会拒绝。”李恪回答道。

  “提过,不过目前美国方面并没有给肯定答复,估计你这边彻底收复缅甸,美国方面应该会答应。这事要是谈成,兴华你觉得应该派谁带队去美国接收军舰?”老蒋神色平淡地问道。

  李恪不禁在想老蒋的用意,显然老蒋这边也确信美国那边会答应,那为什么之前还有些犹豫?

  “我觉得李之龙和张飞比较合适,毕竟两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