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一十六章 迁都之争(四)(二更)_风起19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针对gcd,还能理解,毕竟国民党跟gcd已经闹翻。可是最好玩的是,国民党整国民党更狠,杀起来丝毫不手软,像什么蔡元培之流的文化人,那可是把很多国民党自己人给整死了。当时的国民党基层组织,就是被这群人给整崩溃了。

  难怪都说当时的文化人比军人冷血,动动笔,就能杀死不少人。

  “快看,北伐军!”

  就当房间里气氛有些压抑的时候,一个女生则是指着窗外激动地大叫着。

  众人这才涌到窗户,发现不远处的江边,一队队穿着灰色军装的北伐军,正在沿着江边向东前进。

  相比于其他几个人的激动,陈简昌则是撇撇嘴,一脸鄙夷。

  。。。。。。

  在王雨琪等人前往武汉报考军校的时候,李恪则是指挥着八万大军,从九江以及南昌出发,沿着长江南岸开始进攻孙传芳部队。

  李恪率领江右军,兵分两路:他亲自指挥16军五个师,加独立2师,从九江渡过鄱阳湖,当天拿下湖口,沿着长江南岸朝着池州、铜陵、芜湖一带进攻;鲁涤平指挥第2军和第6军,从南昌出发,经鹰潭,沿着景德镇,进攻徽州(今黄山市)、宣城,最后在芜湖会师,然后一起夹击南京。

  由于孙传芳的主力主要集中在南京上海一带,皖南地区仅在芜湖、当涂一带有着从南昌败退回去郑俊彦的一个师,加上本地的两个混成旅,总兵力只有一万多人。

  李恪指挥部队在芜湖城郊,大败郑俊彦,郑俊彦仅率数百人逃走,剩下部队尽皆投降。李恪就顺势拿下芜湖、当涂,兵峰直逼南京。由于在苏南(即南京、上海、苏州、常州等地)和浙江还有着将近七万大军,李恪为了保险起见,并没有冒进,而是等鲁涤平的两个军到达之后再行进攻。

  相比于南岸还跟孙军打了几仗,北岸的江左军则是进攻顺利,陈调元直接率领军队投靠北伐军,老蒋也很大方,直接给了对方一个军的番号,并答应让对方当安徽省主席。陈调元也投桃报李,在老蒋由九江前往安庆的时候,亲自乘兵舰迎接,并赠予老蒋12门野炮,和18门山炮。

  对于陈调元的礼物,老蒋欣然接受,把这些火炮直接给了16军和1军的1师和2师。当然为了不让老蒋说闲话,老蒋只要了4门野炮和6门山炮,其他的都给了1军的两个师,两个师便用剩下的20门火炮把自己师的炮兵营编制给补齐了。

  拿下安徽之后,李恪不着急进攻南京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浙江的战局有变。得知夏超投靠北伐军之后,孙传芳便出兵平叛,结果夏超不敌,最后退到湖州、广德一带。

  经过李恪跟老蒋请示之后,李恪最后决定,以周而成为指挥,率领1师、46师、47师南下浙江,支援夏超,争取配合何应钦的东路军一举拿下浙江。

  而李恪则是带着2师、15师、独立2师以及第2军和第6军,直指南京、上海。江左军则是趁机进攻江北,截断孙传芳退路,兵峰直指徐州。

  而就在李恪这边攻打南京之际,广州国民政府决定迁都武汉,老蒋极力建议迁都南京,但联席会议以南京未克为由,否了老蒋的建议。老蒋心有不甘,便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名义,联合张静江、谭廷闿等人在庐山召开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会议。

  会议期间,老蒋提议以南昌作为临时首都,等攻克南京后,迁都南京,被大会否决。虽然张静江大力支持,不过孤掌难鸣。

  在与会执委,启程前往武汉的时候,老蒋则是留下不少人,在未经武汉联席会议的同意下,老蒋召开了中央政治会议临时会议。决定党部和国民政府暂驻南昌,不过武汉联席会议并不认同此次决定。

  明眼人都已看出,国民党左派和gcd所掌控坚持把武汉作为首都,老蒋这个还没彻底转右的左派大佬和国民党右派则是坚持以南昌为临时首都,然后迁都南京。在北伐未成功之际,北伐阵营已经出现分裂,为了抗衡老蒋,武汉联席会议则是支持汪精卫回来主持武汉大局。

  晚点还有一章!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