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2章 212富强爱国,诚信友善_大明道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智者坐镇谋划,造福万民。贤弟就是不二的人选。”

  杨凡眉头紧缩,认真道:“你想招我,那是大大的不妥。”

  朱青山奇道:“为何?”

  杨凡:“我现在扬名在外,身份又特殊,若和你同进同出,如鱼得水般亲密,只会招致猜忌,替你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兄长你说呢?”

  朱青山沉思了片刻,摇着茶杯苦笑道:“贤弟说的极是。”

  杨凡也只是笑笑。

  朱青山虚心道:“不知贤弟对治理山郡有何高见?”

  杨凡想了片刻,说出句老掉牙的台词:“以人为本,开拓创新,低调发展,搞好福利。”

  朱青山深吸一口气,目不转睛的看着杨凡,小声问道:“整理如何创新?”

  杨凡喝了会茶,这才慢悠悠道:“制度那有什么创新,无非是富民之路罢了,俗话说富国强民,可民不富哪来的富国,国不富哪来的强民?人啊,只会为了自己的东西去拼命。如果连一块自给自足的地都没有,凭什么让人家为你的领地抛头颅?如果连妻小都没有,凭什么让人家为达官贵人的妻妾去洒热血?”

  朱青山:“是这个理。继续!”

  杨凡:“创新就在于怎么让民富,怎么让民知道是你让他富的。只有这样,民才会得到凝聚,才会为好政策效死。”

  朱青山端起茶壶,认真的给杨凡满了一杯,问道:“如果是贤弟,你怎么让你治下的百姓富足呢?”

  杨凡道:“因地制宜,位置、条件、文化不一样,治理的方式自然不一样。”

  朱青山:“那如果是贬州山郡这种地方呢?”

  杨凡笑道:“对于落后的地方,我送你几句话:要想富,先修路;要想足,要有城;要想强,必练武;要想好,时时管。山郡偏僻,修路是首要任务,让山里面的人走出来,把山外的东西带进去,建镇修城,建商惠民,引进教育,让百姓富强,明主,文明,和谐,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进而招兵选将,传授武艺,使百姓小有所学,大有所求,老有所依。人既然会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而拼命,更会为看到且能得到的东西卖命。”

  朱青山:“贤弟!受益匪浅啊。”

  杨凡摇头笑道:“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制度,那怕是圣人也制定不出,可是,若是实施制度的人足够公正,那怕不对的制度也不会差到那里。很多事情初见现象,我们就能猜到了结果,不是治理的问题不对,而是实施的人不对而已,治理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更应该是顺势而为的。”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