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千八百三十六章 落幕,澳洲战争(中)_重生之征战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澳洲盟军的两个司令官,美国人巴赫利斯曼中将,英国人尔南德斯上将,对于军队的撤离,意见空前一致,但接下来的分歧,很大,大到法互相让步的程度,产生分歧的唯一原因,是对于是否同时撤离除了士兵之外,政府机关和工矿企业的设备,英籍居民和他们的财产等方面。/

  在巴赫利斯曼中将看来,撤走七、八十万士兵,已经是个庞大到让人生畏的浩大工程,即便如此,也不敢保证澳洲盟军的所有士兵,都有命安然抵达西印度。

  部队的撤离,还有组织和军纪约束,可以做到忙而不乱,大限度的保密,被日本人觉察的晚一些,可同时撤离尔南德斯所说的那些东西,还怎么保密,且不说英国人在澳洲经营多年的那些家底儿,需要多少运输船只,光是拆卸这些东西,然后装船,就搞得动静震天响,差不多尽人皆知。

  潜伏在澳洲东南部地区的日本特务,都是聋子和瞎子?几份情报传过去,那个伊藤严三郎马上就会判断出盟军接下来的动作,后果是什么,他可是太清楚了,保证一个人都走不了,因此,巴赫利斯曼中将,必须阻止英国人疯狂的想法。

  还有一点,巴赫利斯曼中将认为,即便是日军部占领了澳洲,也不会对平民进行大规模的杀戮,把人都杀光了,日本人要一个空一人的地区干什么?

  巴赫利斯曼中将,拿出了部的耐心。劝说尔南德斯上将,放弃这个想法,反复陈说利害关系。真可谓是苦口婆心,奈何,这个英国佬儿油盐不进,脑袋就跟榆木疙瘩的似的,不管自己咋说,就是不同意,气得他一甩袖子。怫然而去。

  尔南德斯上将,也有自己的苦衷,还是没法儿摆到桌面儿上的苦衷。同为军人,他岂能不知道巴赫利斯曼中将的话,是绝对正确的,如果没有日军大兵压境。怎么撤都是从容不迫的。但现在的局势不一样,一百多万日军士兵,随时都会扑过来,部队能否部撤离,都是个未知数,何况那些累赘?

  可自己有什么办法呢,就在昨天,尔南德斯上将。接到了首相丘吉尔一封措辞严厉的密电,密电的内容。就是命令自己,论如何,也得把大英帝国在澳洲经营多年的家底儿,部撤到西印度去,没商量,不能拒绝也不能找借口,如果完不成这个任务,你尔南德斯也别回西印度了,干脆战死在澳洲战场,连个烈士都捞不着!

  尔南德斯上将,一边看密电,一边脸色铁青的肚子里咒骂丘吉尔,“这不是坑人吗!根本就是法完成的任务,且不说数十万士兵的撤离,难度有多大,这么多的运输船只,怎么解决?”

  “知道是中国人提供运输船只,可能给自己撤走这些东西,提供足够的运输船只吗?也不知首相是怎么考虑的,吃错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