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90 章 分粮食、_我的超市通今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夷伯候会安排门下的豪商去渔村统一收购。

  仲父他们这次一共有五百一十八斤

  海盐就,换成细粮有四千一百四十斤,上次夷伯候已经提前给了千斤粮食给他们了,所以这次只用给一千一百四十斤细粮。

  不过下一次他们交海盐的时候,就能拿到全额的粮食。

  仲父要了四百斤粗粮、一百斤细粮,剩下的全部换了成了布币。

  以前一整个渔村加木沟村,也找不出两家有布币的人家。

  那时候他们每天都指着海里的鱼、地里的粮食过日子,稍微有点家底的会囤布匹,条件不好的就囤粮食,布币这种不能吃不能穿的东西根本就没有市场。

  但是仲父不一样,这段时间他经常往城里跑,自然是知道这布币的好处的,一枚布币才一两重,比同等价值的十斤细粮要轻便不少,相比于粮食、布匹,还是这不怕水,不怕放的布币好。

  仲父之所以敢要这么多布币,也是因为家里还存着十来匹布,到时候要是村里的人不买布币的账,他就用自家的布匹抵账,布币留着自己用。

  要不是村里有一些人家家里已经没有存粮了,他指定一斤粮食都不换。

  当上里君之后,仲父也自发的会为村民们考虑了,他换五百斤粮食回去,供那些家里没有多少存粮的人换,也省的他们再往城里跑一趟换粮食了,一来一回、四十里路呢。

  回去的路上,叔申抱怨了几句,说夷伯候不地道,给的价格太低了。

  这么好的盐,他们自己拿到城里,顺便都能换个十一、二斤粮食。

  仲父对此倒是接受度良好:“虽然我们自己换能够换得多一些粮食,但是我们一个月能产出千余斤海盐,等夏天盐池建好之后,每个月的产出还要翻上好几番,滨城就这么一点大,一个月能消耗两百来斤盐就算是很好了。”

  “我们要想把盐都卖出去,势必要多跑几个城,那得浪费多少人力物力,有那个时间,我们多煮几斤盐出来不更加简单吗?”

  现在行商风险可是很大的,到处都在打仗,外面流窜的流民,匪兵多得很,随时都可能被抢,到时候连人命都保不住,那损失的可就不是一点粮食的事情了。

  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批发和零售的差别,仲父他们都是古人,脑子里没有这个概念,所以需要细细想很久才能想得通。

  也是仲父这段时间长了不少见识,不然现在指定也跟叔申一样,因为夷伯候给的粮食太少了而不平。

  仲父把其的利害关系搬开了,揉碎了讲给叔申和伯华听,他们又不傻,之前只是脑筋没有拐过弯,这会听他这么一分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现在渔村随便一家人,一天随便都能煮出斤海盐,换成细粮就是二十四斤,换成粗粮就是十二斤。

  说到底,只是打些海水回来煮盐,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