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秘营(2)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下,进行了三年浴血奋战的共和国那些建立了赫赫战功的开国将帅多年的智慧结晶。虽然不能说是最先进的,但可以说最适合自己部队现状的。

  除了那些准备充当基层指挥员的人员之外,郭邴勋还要给几个由杨震亲自挑出来的机灵一些,队伍中仅有的几个相当于后世初中文化水平的人教授电讯知识。

  白天最忙的人自然是即要亲自示范训练动作,又要充当战术教员,还要检查训练成果的杨震。而到了晚上,最忙碌的人却是郭邴勋。既要给未来的连排长上课,又要教授那些选定出来的人电台的使用。还要不停的用自己知道的现在应该已经作废的密码反复在电台上呼叫,试图打通与关内联系。

  因为预定的电台人员白天同样要参加军事训练,所以所有的知识只能在夜里教授。同时要主持两个班,多少让一向稳重的郭邴勋有些手忙脚乱。

  好在杨震在他给电讯班上课的时候,可以接替他教课。而彭定杰的政治课也分散了部分人。否则弄不好,战斗力还未形成多少,郭邴勋恐怕要先累垮了。

  虽然训练强度大,也很艰苦,但出奇的是居然没有人想到去当逃兵。那些从战场之上余生的老兵都知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道理。他们知道自己多学一些东西,在战场之上活下来的希望也就大了一分。

  而对于那些劳工来说,训练强度虽大,但对于在鬼子五道岭铁矿每天至少要进行十几个小时高强度劳动的他们来说,这点训练并不算是很重的负担。

  而且在这里每天都可以吃饱饭,虽然吃的并不是很好,但至少能吃饱,甚至很多的时候还有肉。当然这些肉不是猪牛羊肉,而是杨震想办法打到的野味。

  这个年代虽然枪支的普及程度远比后世高,而且都是制式枪械。就算是在猎区,使用**的也极少。作为中国东部资源最丰富、森林植被覆盖率最高,同时也是人口密度最小的一个地区,东北此时的富裕程度是关内其他地方无法想象的。

  在九一八事变之前,东北民众的生活水平在整个亚洲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即便与作为亚洲最发达国家的日本相比,也普遍在其之上。为了对付野兽,更是为了对付东北各地多如牛毛的土匪,在加上多年的战乱,东北民间枪支的数量,按照人均占有数,也同样在全国数一数二。

  曾经指挥对南满抗联一路军围剿,现在被杨震用炸药送去见了他们的天照大神的野副昌德少将曾估计东北民间的枪支数量至少在二百五十万支左右。

  这个数字对于拥有上百万平方公里土地,但人口却只有三千万的东北来说,可谓不能说不多。东北民间所藏的枪支弹药曾经抗联重要的武器来源。

  尽管这个时期东北地区民间所存枪支为全国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