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鲁西北战局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惜炮弹,大有炸平武城和郑家口的态势。

  可实际上攻击力度上却是根本就没有投入全力,甚至让人有种若聚若离的感觉。而且武城与郑家口两个方向承受的攻击力度,也是有着天壤之别。郑家口一线的日军一五五联队,攻势要明显强于武城正面的一三四联队。

  至少在郑家口一线,不仅采取了正面强攻,还不断的从侧翼迂回试图突破。集中兵力先后突破了五十七团在鲁权屯、邢庄一线的防御阵地,并以一部兵力突破晋察冀部队一个营的防御,在鲁权屯西南方向的后玉皇庙渡过运河一线。

  在郑家口正面的守军,快速向清凉江方向撤退的时候,也采取了两翼包抄的战术。只不过其实施两翼包抄的兵力,都只不过各两个中队。给人的感觉其实施的两翼包抄,倒是更像虚张声势。

  但如果说郑家口一线一五五联队,至少在明面上的表现,还算中规中矩的话。那么在武城方向,一三四联队在攻击的时候,却始终保持着兵力使用上的异常节俭。面对着晋察冀一个旅,其实是两个团的阻击部队,其投入的规模始终保持在一个步兵大队。

  尽管掩护火力异常的凶悍,但是攻击却始终限制在武城正面的辛庄、沙庄、魏官屯一线。即便在后玉皇庙一线被突破,一五五联队一部已经渡过运河。郑家口一线的五十七团,已经向后撤退。武城正面防御战线已经腹背受敌,守军逐步后撤至清凉江西岸。

  但该联队即未进行快速的追击,也未向两翼突破,始终跟在收缩部队的身后,并保持着一定的攻击距离。在守军撤过清凉江之后,除了派出一个中队强渡清凉江,控制了清凉江西岸的王崔浒作为桥头堡之后,联队主力就停止了前进,而是慢悠悠的在架设着浮桥。

  而在一三四联队抵达清凉江一线,暂时停顿下来之后。在其右翼的一五五联队,也同样只以一部兵力渡过清凉江,主力一样在不紧不慢的修建浮桥。而在其身后的一五二联队,则压根就连运河都没有过,一样在忙着在南运河上架设浮桥。

  随着花园口决堤之后,黄河故道的水量不足,眼下的失去了水源的南运河,水量虽说还有一些,但是实际上已经是气若游丝。架设几道浮桥也是需要的,但是要说一个联队都留在运河两岸,可就让人有些奇怪了。

  七十二师团摆出如此一个阵型,却是相当的出乎陈翰章的意料。在该师团西面的一一八师团,已经进抵馆陶以东的尖缘、清水一线。甚至以一部兵力绕过馆陶正面的冀鲁豫军区部队,进抵威县以南的下寺方向。

  该师团却只是在清凉江两岸,磨磨蹭蹭的攻击。两个师团之间,逐渐拉来了一个相当大的空隙。而这个空隙之间,日军却没有用任何的兵力去补充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