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七十四章 战局的走向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问题,杨震也不能不考虑。

  此次华北作战,给杨震最大的感觉,不是在战场上来多少的敌军,而是指挥和部署上的别扭与束手束脚。在指挥关系的理顺上,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让杨震在指挥上,原没有在东北战场那么挥洒自如。

  一次作战计划如此反复的修改,对于已经习惯了一号雷厉风行的抗联干部来说,还是第一次遇到。而眼下的战局,却恰恰走向了杨震最不想看到的一幕。日军在豫北展开的是两个师团,也就是说冀鲁豫军区将会按照第一套方案执行。

  这就造成了陈翰章在鲁西北战场上,如果想要还是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计划,可投入的兵力就显得过于紧张。在鲁北正面战场,已经无法再抽调兵力的情况之下,陈翰章也只能二选其一。

  但实际上在战场上的野心,并不比杜开山小多少。只不过相对来说,作风没有杜开山那么过于粗暴,在某些方面张弛还是很有度,还是想一鼓作气彻底解决鲁西北日军投入兵力的陈翰章。

  所以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之下,他还是尽可能的在战术上进行了调整。不仅想办法调动了大量的火力,将杨震新调来的炮兵,全部加强到了鲁西北战场上。还重新对德州西战场进行了战术调整。

  争取最短的时间之内解决这个七十二师团,以便在鲁西北方面可以尽快的腾出手来,做好后续作战的准备。至于下一步是先配合冀鲁豫军区,解决一一八师团,还是向德州之敌背后攻击,陈翰章还是要视情况再定。

  只不过眼下还只能量力而行的陈翰章并不清楚,杨震已经考虑到这番调整之后,东线可能存在的兵力不足。虽说并没有继续给陈翰章调集援军,但是在后续部署上,也做了一定的考虑。

  既然冀鲁豫军区坚持要作为主力参加这一战,虽说造成了冀鲁豫军区主力不可能东调。但是无形的将战场南移,却也让西线部署在滏阳河上游的抗联西线集群,可以腾出一部分兵力出来。

  他已经从西线整体部署上,抽调出来两个师秘密沿着滏阳河一线展开。同时在天津的陶净非也接到命令,他所属的部队之中要有两个师,也要承担预备队的责任。一旦日军反击战打响,要做好时刻南下的准备。

  但杨震在局部部署上的调整,短时间之内实际上能指望的,也只有他从西线调整出来的两个师。至于陶净非所部的两个师,只要日军登陆作战一天没有打响,就暂时只能在天津战场上。

  眼下天津对于眼下河北战场的重要性,虽说比不上祁口关键,但是对于整个华北与东北战局来说,位置却正是处在极其关键所在,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战略枢纽。在日军登陆战打响之前,杨震轻易是无法调动天津战场参战部队南下。

  海上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