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九章 必须彻底的解决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攻作战的时候,惯用的倒三角攻击阵型。但是两个人运动之中打出的交叉火力,以及极其精准的三发点射,给北门战场上的部队造成了相当的威胁。

  掷弹筒手其反应速度与射击精度,也远高于一般的日军精锐。只要给其发射的机会,甚至可以做到首发命中。手榴弹的投掷距离,基本上保持在五十米左右的距离,而且落点的准确度也相当的高。

  前边的攻击小组,与身后的机枪配合之紧密,也超过了顶峰时期的日军。在掷弹筒手死死的压制住抗联狙击手后,总算架起来的两挺九二式重机枪,不断的以密集火力压制这边的抗联阵地。

  柴世荣带领的增援部队一抵达,便迅速的陷入苦战。而原来在这里的一个排,已经伤亡过半。尽管日军利用轻便迫击炮发射的抓钩,几次登上城墙的举动,都被打了回去。但在北门这个局部的战场上,却已经占据了主动权。

  现在的整个局面是尽管日军始终未能冲进城,但抗联的增援部队也被死死的封锁在城门内,多次试图突击无法冲出去。而柴世荣多次试图从城墙上索降下去,但企图被日军精确的步枪射击给遏制住。

  看着眼前的战场,杨震摇了摇头。柴世荣怎么搞的,将增援部队都集中到了北门?这个任丘县城并不大,城墙的周长也不长。绕道其他的城门,也耽搁不了太长的时间,还有配属的那个装甲车排,还有那两门迫击炮怎么不使用?

  对柴世荣的指挥很是无语的杨震,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自己接过了指挥权,将柴世荣撤了下来。并立即将被柴世荣留在指挥部的两门八二迫击炮调了过来,但并未将装甲车排所属的六辆苏制ba十装甲车,直接调往北门参战。

  而是命令这个装甲车排所有的六辆苏制ba十装甲车,不要直接增援北门。而是以最快的速度从东门出城,迂回敌军的后方。对于这个装甲车排,杨震只给了他们十五分钟必须到达自己指定的位置。

  杨震在步谈机上,直接告诉那个排长,在抵达指定位置之后。不要直接发起冲锋,而是采取集群战术,以直瞄火炮和机枪支援城门作战,并堵住北门外日军的退路。除了火力支援之外,北门的战斗如果不用他管。但是如果日军跑掉一个,就拿他试问。

  接到一号的亲自命令,这个装甲车排长不敢有任何的犹豫,马上带着他的六辆装甲车。以最大的速度冲出东门之后,以五十公里的最高速度,向杨震指定地点部署地点,快速的迂回。

  相对于这个接到命令之后,不敢有一丝一毫耽搁,尽管有些绕远,但是好赖是机械化部队,只要别出什么意外,按时赶到还没有什么问题的装甲车排长。带着两门八二迫击炮,以及所有的炮弹,气喘吁吁的赶到北门的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