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二章 我们的力量很充足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军增援部队,我们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打下来的冀中平原,又怎么能够守住?既然已经决心下大力气争夺冀中,那么我们这个关口就必须要咬牙坚持下来。”

  “我还是那个看法,装备打掉了,我们随时可以在补充。但是人要是拼光了,有再多的装备又能怎么样?各部队现在的骨干部队,都是经历了四一年反扫荡,四二年察哈尔、晋北血战保留下来的老骨头。这些人一旦要是拼光了,那才是对我军最致命的损失。”

  “而且冀中地区为平原地形,本身就有利于集中坦克集群,进行大规模的穿插作战。我们也可以利用此次作战,锻炼一下我军在平原地区大规模装甲集群作战的能力。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一支部队要想在战火之中真正的成长和锻炼起来,不下本钱是不行的。”

  “最关键的是,集中大量的装甲集群采取向心突击的战术,可以利用坦克集群的快速突击能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达成我们的战略目标。这样,我们尽可能的节省战役的发起时间。同时可以节省下部分的部队,应对日军后续的反击作战。”

  “但不管怎么说,此次南下作战,抗联调动了这么多的装甲部队参战。归根结底还是一句话,装备打光了我们还可以想办法自己制造或是寻找外援。但是老底子、老骨头要是打光了,再想重建就难了。”

  杨震的这番话音落下,包括主持会议的主席在内都沉默不语。杨震话中的道理,他们不是不明白。作为军事大家,这个道理几位老帅还是都懂得的。但一下子投入这么大规模的部队,这后续的压力却是让几位老帅很为难,毕竟战争打的不仅仅是战场上的事情。

  会场上沉默良久,主席却是突然道:“既然杨震同志,连血本都拿了出来,那我们也就没有什么好后怕的了。这样,我看就按照杨震同志的想法办。不仅仅要从东北抽调,驻陕甘宁的那个装甲旅也拉上去。”

  说到这里,主席转过头对杨震道:“你们不能将所有的装甲兵都拉到华北来。东北现在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我们在南边一动作,关东军在南满势必要配合的。我看这样,除了陕甘宁边区的一个旅,你们那边再抽调出一个师,外加一个旅就足够了。”

  对于主席的想法,杨震笑了笑道:“主席,您就放心吧。调过来两个装甲师,外加一个装甲旅,我们在东北留守的装甲兵还有五个旅,外加部分的独立坦克团,数量足够给关东军再打一场穿心仗的。”

  “随着大庆油田的开采,以及炼油厂的投产,我们除了航空燃油之外,各种机械化装备所需的油料,基本上现在已经可以自给自足。条件的改变,已经允许我们一次性的投入大批量的机械化装备作战。至少油料方面,我们不用在担心被掐脖子了。”

  “从世界战局的变化来看,如果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的话,在今年上半年美国人会出一些血本。美国方面已经答应,在今年的上半年在给我们五百辆m三轻型坦克,一百五十辆m三中型坦克。”

  “虽然其中的m三中型坦克,我们已经与苏联方面交换了一批战斗机。暂时无法为我们所用,但是剩下的m三轻型坦克,对付日军的坦克和步兵已经是足够了。三七毫米火炮,对付日军的野战工事也足够。”

  “利用这批坦克,我们可以将原来的缺口补足。英国人也答应在提供一批马尔蒂达二型步兵坦克,以及一批十字军坦克。我们自己的t三四坦克,也完全解决了生产上的困难。去年年底,已经开始陆续投产。尽管月产量只有几十辆,但是也算是解决了一部分。”

  “再加上随着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苏军转交过来的大批德制坦克的到位,我们手中的装甲力量还是很充足的。唯一的弱点,就是德制坦克我们不能全部投入一线。还要保留一部分,作为零部件使用。”

  “只是此次考虑到此次会战的规模和时间,原计划给关内各个部队训练和装备的坦克部队,也只能暂时延后了。为了保证在东北和华北两大战场同时保证足够的数量,我们只能先将原来的架子部队充实。”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