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章 最后阶段的准备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好就被陷到沙窝子里面去。而且那里可以给部队补充水源,那里的地面可以支撑大兵团运动,那里可以作为后勤补给线都是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浑善达克沙地之中虽然不缺水,但是那里的水并不是人都能随便喝的。很多水不是硬化程度很高,不能作为饮用水。就是都是咸水或是含碱量过高,无法进行任何的引用。在这块沙地里面作战,即便面积不大,但是水源地的选择必须是第一重视的东西。

  在第一阶段会战之中,陈翰章带领的部队就在科尔沁沙地吃了不少的亏。部队在沙地之中行动迟缓,进入沙地作战的部队找不到水源。而且在风沙较大的地区,坦克的发动机功率下降相当厉害,不少的车辆都陷入了沙窝子之中。

  那次在科尔沁沙地之中,几乎就是行军,大规模的穿插战斗极少。如果真的有大仗的话,对沙漠作战几乎是一片陌生的部队非吃大亏不可。有了前车之鉴,杨震自然不会大意。早在进入一月,前线对峙地区的部队,就派出大量的侦察人员,配合军区直属侦察旅的两个中队,对这一片的沙地进行了彻底的摸索。

  自进入三月份后,随着战役的时间越来越近,一线部队的侦察强度提高了许多。战役虽然还没有打响,但是进入沙地侦察的部队,与日军同样进行侦察的小股部队之间的战斗,几乎是天天有。双方伏击、反伏击的行动,进行的相当频繁。

  还有察南的山地,虽说有关内部分部队配合。但是那里可以通过重型装备,那里可以作为集结地,那里更适合作为攻击发起地域,都是需要一线作战部队重新侦察的。装备不同了,作战所需的条件也不同。

  为了摸清楚这些情况,在两军对峙期间抗联抽调了相当一批的侦察部队,渗入南线与西线进行了广泛的侦察。尤其是西线整个作战地形对于抗联来说,基本上是一片陌生。真正的沙漠作战,对于抗联来说还是第一次,杨震不可能不慎重行事。

  而且即便是抗联内部的情报虽说一如既往的不多,但是四洮铁路上夜间繁忙的运输,日军还是可以清楚的察觉到。尤其是抗联有意识暴露的,满载装甲一旅所装备t二六坦克的军列,以及大量的油罐车,途径双辽、通辽一线,向西线运输的时候,日军在高倍望远镜之内看的很清楚。

  而且虽说部队在调动期间所有的蹬车行动,全部都是在夜间,但是对整个铁路的运输,不可能不产生一定的影响。至少所有的货运列车,都需要按照军事行动来调整时刻表。组织这么大规模的铁路运输,一点消息不外泄几乎不可能。

  在进入三月份发现当面抗联在前线各地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以及少量的内部情报之后,虽说还不清楚抗联的攻击重点是南线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