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雾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装车全部运到南满。

  而在时间紧迫,已经来不及全部转运的情况之下。将剩余的,匆忙之间无法撤走。或是年老体弱,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上万劳工,全部枪杀在了丰满水电站边上的两条山沟内。这上万劳工,除了几十个人装死伏在别人身下逃过一劫之外,全部被日军屠杀。

  为了避免抗联依靠劳工获得补充兵员,关东军在撤退之前将无法带走的上万劳工全部屠杀一事。的确让杨震恨的咬牙切齿,但是关东军从吉林撤退时候的表现,却是无疑让杨震很是担心。

  吉林是新图铁路的一个重要枢纽站,南连海龙、奉天,西可以连接图们,向东直达新京。这么一个重要的枢纽,就这么轻易的放弃了。而且甚至就连主体已经完工的丰满水库,以及运到整整八台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发电机组都放弃了,这绝对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

  以吉林日军在撤退之前的实力来看,在人为制造的洪水区帮助之下,就算守不住吉林。但是坚守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还是有可能。而从王效明所部上报的情况来看,其撤退的相当的井然有序。

  至于那些发电机组没有携带走,是因为日军在抗联空袭的情况之下,要集中车皮转运装备和人员、物资。至于那几台平均每台重达到几吨的水力发电机组,是因为他过于沉重而放弃的。

  这几台发电机组日军转移费事,抗联转移也不轻松。在双方一切交通手段都在全力保证作战所需的情况之下,即便这几台水力发电机组暂时放弃,但是只要形势扭转,就还是关东军的。

  而在王效明所部正在因为日军制造的人为洪水区域绕路,远还没有形成合围。虽然九台已经落入抗联手中,但是吉林西南部的双阳还牢牢的控制在关东军手中的情况之下,就突然放弃吉林这个军事重镇。

  杨震认关东军舍弃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不断的收缩兵力,只能说他们的目的并不简单。是有计划,并经过深思熟虑的收缩兵力。但绝对不是为了在新京东南方向,双阳、伊通构筑一条新防线。

  因为从吉林撤退的日军,直接都撤进了新京城内。而不是为了行程新的防线,撤向双阳。关东军下一步的战略意图是什么,杨震短时间之内还无法判断出来。所以,他才需要对新京方向增加压力,以摸清楚关东军真实的意图。

  如果在新京方向的攻势不加强,只保持目前这种半高压的态势。不仅仅无法将关东军预备队吸引过来,甚至还使得新京的关东军守军,游刃有余的不断配合反击的日军,对长岭方向进行骚扰。

  改变目前新京方向这种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对新京的攻击力度。让新京日军只能将所有的兵力,真正的收缩到新京城内,无法抽调出兵力配合其他方向的作战。至少保证马春生所部迂回、穿插的侧翼安全。

  而且也只有将新京方向的关东军打的疼了,才能更好的摸清楚关东军放弃吉林背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因为如果说关东军放弃吉林,是为了集中兵力加强对新京的防御的话,杨震根本就不相信。

  不仅自身战略位置重要,而且距离新京不过一百二十余公里,之前还有铁路相连的吉林。与新京在对北防御作战的时候,相互为犄角之势。放弃吉林,也就等于放弃了新京东面的一个战略屏障。

  关东军的参谋不会那么愚蠢,放着新京以南的几个师团不用,而放弃一个战略要地。抽调那里的守军,去增援对于防守一座城市来说,兵力已经并不算少的新京守军。这个时候关东军放弃吉林绝对是另有所谋。

  只有在新京这个关东军不会轻言放弃的方向将日军打疼了,才能让关东军主动暴露他们的意图。所以加强对新京的攻势,对于杨震来说无论是战术意图还是战略意图,都极为的重要。

  不过对于这种战斗,究竟该怎么去打,前线指挥员的领会能力也相当的重要。压力不够,无法吸引更多的日军援军。如果太过于深入,那么很容易在下一步的作战之中,将自己陷于被动的境地。甚至搞不好的话,有可能会被日军包了饺子。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