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70章 说药聊典(下)_重生之共和国同龄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银子的工资。

  二两银子,在清初顺治时,那时物价低廉,二两银子倒是够了,可到了雍正乾隆时期,这二两银子可就不够了,可旗人又不会作其他工作,整天就提着鸟笼子泡茶馆,到了茶馆就得喝茶不是。

  这茶馆的茶叶是分等级的,最次的一等便高末,这高末是是什么茶叶呢?这高末是什么茶叶都有,就是茶叶渣子,旗人就喝这个,有些穷困潦倒不堪的,喝了高末后,还把茶叶倒出来,带回家晒干,下次来继续用。不是有句话说燕京人吗,叫京油子,或者京片子,这多半都来自旗人,这些人除了嘴上功夫,其他啥本事没有。”

  楚明秋说起兴趣了,继续发挥着:“其实,这燕京城,好多称呼地名习俗,都与满清旗人有关,除了这提笼架鸟喝高末,还有这天桥,知道这天桥为什么叫天桥吗?”

  莫顾澹摇摇头,葛兴国也同样摇摇头,宋老师和******却是知道点的,不过俩人都没开口,楚明秋接着说:“天桥为什么叫天桥呢?明明是条大道,没有桥,怎么又叫天桥呢?其实,几百年前,那是有桥的,清初之时,燕京城还没这么大,天坛以西便是水乡沼泽,那时候便建有一道汉白玉单孔桥,这桥是皇帝祭天时必定经过的地方,这座桥只能由皇帝走,平时是封起来的,老百姓要走了,就得治罪,皇帝是天子,故名天桥。”

  宋老师有了些兴趣,原来她就知道这天桥就是皇帝祭天时走的,所以才取名天桥,没成想居然真有一座桥,她饶有兴趣的问道:“那这桥是什么时候拆的呢?”

  “大约是在1906年,也就是光绪三十二年拆除了高桥部分,后来在1934年就彻底拆了,就剩下一个地名。”

  “行啊,公公,你怎么知道这么多?”葛兴国说道。

  “这有什么,”楚明秋摸了下药膏,感觉了下温度,觉着高了,便没有立刻给莫顾澹贴上,移到一边凉着:“你们啊,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大院虽好,可脱离群众,这些东西啊,你跟胡同里的老大爷聊聊天便知道了。”

  楚明秋说完又试了下药膏温度,感到可以了,便给莫顾澹贴上,然后拍了下莫顾澹的后背:“行了,上午你就在家看家吧,中午便好了。”

  他的话让葛兴国似乎大有同感的点点头,莫顾澹却有些不服气,想要分辩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辩解,只好气鼓鼓的看着楚明秋。

  楚明秋轻松的收拾起东西来,葛兴国推了莫顾澹一下,那意思是要莫顾澹向楚明秋道谢,莫顾澹迟疑才开口,可话到嘴边便变了:“还是你有心啊,带这么多药?”

  “这那是我带的,我老妈给带的,生怕我在乡下磕着碰着了。”楚明秋说着将箱子收拾好,转念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