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8章有人在背后搞事情啊!_大明之太孙无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日子没过两天,一封急报传来,令朱雄英面色阴沉至极!

  小胖子朱高炽,在金忠的陪同下,入京了!

  这二人,可都不是简单货色啊!

  小胖子的功绩,他的庙号“仁宗”便可概括一生。

  “仁宗”意为宽厚仁慈,整个华夏王朝获此庙号者不足一掌之数,而小胖子却是其中一位,还是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位。

  朱高炽在位时间不足一年,却是在青史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按照常理来说,在位时间这么短的帝王,应该没多少存在感,可小胖子却是个例外,似乎这位人杰从生下来开始,便注定不凡。

  抚恤灾民、改组内阁、削汰冗官、宽刑平狱、整饬边防、迁民屯田、减免贡赋、改革科举……

  在这之前,朱棣先后五次亲征,北伐蒙古,号称“五出三犁”,远征漠北,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加之频年用兵,戎马资储丧失不少,且粮储不足,国内已是民生凋敝。

  平心而论,朱棣五次北征结果并没有许多人想象中的那么辉煌,虽然五次战役都获得了胜利,但并没有对蒙古各部势力造成致命打击,也没能限制他们对明朝北方边境的进犯,终其一生,北方边患问题一直未能彻底解决,五次北征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使得永乐朝后期大明百姓生活极为困苦。

  但在小胖子的努力下,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大明王朝就从民生凋敝的状态下迅速走出,全国各地都出现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明仁宗在位期间提拔了一批非常能干的官员,这些大臣在仁宗、宣宗两朝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仁宣之治”的最大推手。同时,他还淘汰了一大批可有可无的官员,减轻了朝廷的财政负担,也更有利于打造清明的政治环境。

  就连满清修纂的《明史》都盛赞小胖子“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将小胖子比作“文景之治”的汉文帝,是对他此生最大的赞誉!

  而那位金忠,亦是个天生的宰辅之才。

  朱棣手下谋士智囊,姚广孝无疑靖难首功第一,现在已经被太祖爷扒皮抽筋了,不过靖难功劳第二却正是这个金世忠!

  金忠与举荐人姚广孝一道,同为朱棣“靖难”的主要谋划者,之后随军征伐,赞理军务,运筹帷幄,是朱棣的得力谋士,官至王府长史。

  金忠啊金忠,这可是朱棣无话不谈的心腹重臣啊!

  凡重大的国事决策,朱棣多会听取金忠辅国的建议,参与裁决,足以见其才能之卓越。

  出将入相,文治武功!

  但令人奇怪的是,姚广孝都被扒皮抽筋了,金忠正值落魄之际,没了姚广孝这个举荐人,金世忠如何与小胖子勾搭上的?

  是谁,把他送到了云南?

  现在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