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3章 窃贼_魔女的交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戴莎所说的远超基准指标的超高密特性,说:“实际上,先不提有十倍以上基准值的夸张指标,就算只是20%以上的性能提升,达到高品级标准化制品大规模生产的水平,也即更加持久的能量输出,且能兼顾稳定性的话,那也足以称得上新世代能晶工业制品了,更何况还需要研发相应的新型动力源,可能还得有相应的黑能晶、双活性引发剂和稳定剂等配套工业品的开发。”

  “那是一个工业体系的逐步更新迭代,绝非一个完全独立的新型工业品研发。”我接着说:“因此,相对稳妥的小进步可能更好。事实上,效费比可能比性能更重要,稳定的规模化生产更胜于实验室性质的不稳定超级产品。但现在听起来……代号‘赫修斯’的特种能晶,好像是要不惜代价突破数个时代技术门槛一样。不管是民用或军事用途,持续时间更长的稳定能量输出,不是更重要吗?”

  或许,聚能联合集团研发超高密白能晶的重注加密技术和新容器材料,从1499年已经有所突破,但其中肯定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比如不断发生的爆炸事故和惨重的人员伤亡,甚至他们还可能动用许多经济政治资源去掩盖各种负面信息。

  这也说明这种人工造物的研发过程有多艰辛,否则也不会被誉为近似“神迹”。

  也许,哪怕仅仅是基准值20%以上的人工增密……即使自然界也已存在这样的优质但罕见品级……仅仅是触碰到自然存在的上限,要达到稳定安全且能量产的程度,可能已是难如登天。

  更何况,再往上提升1%,保持同样稳定性的难度可能是指数级别的递增。

  虽然不清楚那批“赫修斯”的超高密白能晶性能指标究竟是怎样,但给我感觉就像不惜代价牺牲稳定性来追求某种夸张的能量密度一样!想想那些已经知道的诡异爆炸桉件,还有其他不知次数的未经报道同类事件……

  呃。爆炸……?

  “对。如果只是稳定的持续性能量输出,比如新型的动力源用途,只要攻克了关键技术,随后就可沿着技术线路不断提高密度上限就好。”戴莎说完后,提出一个问题:“那如果反过来想,要的就是某种情况下不稳定的特性,以及瞬间的剧烈爆发性能量输出呢?”

  啊……

  “那就是……‘炸弹’!用于破坏、毁灭和……!”我顿时呆住。

  以及,大规模“杀人”的用途,那就要更高的能量密度集聚于某种“容器”之中!

  在那种情况下,稳定性似乎不是要首先考虑的,更重要的是“威力”,“烈度”……!

  那种爆心半径距离内吞噬一切物质的可怕毁灭!

  “比死灵更恐怖的武器……”我想起戴莎讲过的南大仓寸草不生的爆炸现场,摇了摇头,说:“那不是火种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