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47章 牛顿要回去_带着军火库到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49章牛顿要回去

  半个月之后,大明面向世界颁发了《关于世界诸国来往大明对科学知识进行友好交流学习法案》。

  这个法案之中,提出了一个“留学生”的概念。表示诸国可以派遣留学生来大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大明将会公开他们迄今为止掌握的各种学术知识。而参加的国家只需要支付足够的学费,并且承诺留学生遵守在大明国内的一切律法,在一段时间内担任大明教师,完成足够的教学任务才准许回国云云。

  当然,虽然说这个法案是面向世界的。但实际上,真正收到这个法案的,还仅仅只有那些和大明交好的周边属国。至于敌对的欧洲国家,以及中东奥斯曼帝国等国家,都是没有资格的。

  但即便如此,这个法案的出现,也已经轰动了整个世界。

  特别是收到法案的暹罗等国,一个个都兴奋的发狂。

  大明愿意公开他们的科学技术!

  这简直就是把他们的武功秘籍昭告天下啊!

  不知多少国王君主,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一连几天都做梦他们如何带领着自己的国家崛起,拳打脚踢其他国家和仇家的美梦。

  这些年,因为大明的突然崛起,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了那些可怕火器的重要性,从而意识到能够制造火器的知识的重要性,最终明白那些以前被他们忽略掉的各种学数学科,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发展有多么重要。

  大明愿意共享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如何不令这些人兴奋。

  于是乎,各国请求加入“留学生计划”的国书,雪花一样的飞到了大明京城。

  包括暹罗倭国吕宋甚至天竺在内的大小十几个国家,全都表示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加入“留学生计划”,希望大明看在曾经自己多么乖巧听话的份上,给个机会云云。

  对此,内阁方面连夜开会,针对己国之间和大明的恩怨,以及掌握那些知识之后可能给大明带来的影响等等,拟定出了一份放开留学生的名单。

  其中,暹罗和吕宋获得了最多的十个名额,而其他诸国则获得了相对较少的名额,可怜的天竺和倭国,一个获得了两个名额,一个只获得了一个名额。

  这当然引起了天竺国和倭国的不满。不过两国对此,却都不敢去抗议。只能把脾气发在自己人身上。

  当然,这样的留学生制度,还是远不能解决大明目前新教育人才短缺的问题。但秦牧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毕竟人才的培育需要的就是时间。这可不是生产武器可以一蹴而就的。只能耐着性子继续等待下去。

  科技的大爆发,就是一种厚积薄发。眼下一步一步的积累,都是为了将来某一天的顿悟。

  而就在一切的按部就班的发展的时候,这一天,结束了长江连坝工作的牛顿和胡克,亲自找上了秦牧。

  两个年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