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二十四章 临阵吵架_太子别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纮和魏彬的碰面场面完成能用“干柴烈火”形容。

  “分兵包围这里,等达延汗露头后进攻。”秦纮抢先说。

  魏彬当场反驳:“不!调来热气球直接从空中地毯式轰炸。省时省力。”

  “根本没人见过达延汗本人,若只是一场虚惊呢?被炸的牧民何其无辜!”

  “青土城会补偿牧民的亲属。”

  “在魏公公眼里,人命像野草一样轻贱?”

  “咱家可不敢视人命如草芥。太子爷定下丰厚的抚恤金,妄动抚恤金者死。每一条人命至少要支出100两银子。咱们太子府的人死不起。动用火药能最大限制度的保证手下人的安全。”

  秦纮大怒:“魏公公的意思是指边军的人命不值钱?”

  “秦总督明知道边军的军饷是太子爷掏腰包,边军与太子府护卫军的待遇相同。当着将士们的面胡言乱语,是想要挑拨将士们与太子之间的关系吗?“

  在土木堡之变之前,大明遵照太祖的屯兵制,无限制压榨军户,朝廷每年的军费开支占税收的比重极少。

  正统之后,朝廷察觉到军户逃跑的情况严重、兵员质量堪忧。于是在九边启用募兵制。募兵之后每年军费开支在四十三万两左右,让本就不富裕的国库雪上加霜。

  朱厚照主张军制改革,提高将士们的月俸、抚恤金、残疾补助等。户部做了估算,每年的开支起码得在150万两左右。朱厚照为了军制改革的顺利推行,承诺至少负担起边军十年的军费。

  说边军都是朱厚照养的绝对是实话!

  事实上,以一个普通边军一个月5钱银子来算,九镇六七十万的将士每年的军饷开支在500万两左右。

  听上去很多,但与普通农户一年20两的收入比起来,边军的月俸很低。虽然边军有资格以低价买入布匹、粮食等生活物资,可随时会丢命的工作拿这么点的确很少。

  朝廷只给了朱厚照边军军屯收税的权利。这几年北方大旱、粮食减产,军屯分给了军户们。收的田税减半,每年收上来的税折合成银子不足30万。

  哪怕是海贸的利润也无法填平九边兵饷的窟窿。朝廷一直很好奇朱厚照从哪里弄来的银子养兵。

  这其实并不是什么秘密,只是以朝廷官员的死板没有反应过来而已。

  朱厚照成了边军的金主,边军当然会偏向于他。九边马市全线禁止,通往西域、草原的商路被朱厚照把持。商队想入草原,需要聘用军队护送。朱厚照没少做鞑靼、瓦剌的生意。

  这几年西域打得火热,朱厚照也没少往西域卖兵器。尤其是撒马尔罕,有丰富的金银铜矿。每一次交易的收益不会少于50万两。还有战乱的时候很多贵重物品在当地卖不上价,比如和田玉、宝石、羊毛毯等。

  军制改革之后,底层边军日子越过越好,朱厚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