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人得势_太子别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寿宁侯和建昌伯兄弟在密云纺织作坊拿到可观的利润,可观到能直接忽略田地的产出。

  他们和无数江南商人一样受市场经济引导,有脱离土地走向实业的趋势。土地在两兄弟心中的地位大不如前。所以他们才愿意舍弃违规获得的田地。

  不得不说大明的外戚挺不好做。外戚差不多和宗室一样,除了身上的爵位不能当官重用。除非本身有军功,否则很多外戚的爵位传袭不了几代。外戚除了仗势欺人揽财也没别的壮大家族的办法。而打击为非作歹的外戚一直是历代御史的使命。无数双眼睛盯着外戚,把他们身上的错处放大并闹上朝堂。

  寿宁侯兄弟身上的弹劾就没消停过。自从接管密云纺织作坊,建昌伯难得过了段没有御史嗡嗡叫的自在日子。冷眼看了许久的戏,建昌伯偏向于亲近朱厚照。建昌伯认为朱厚照将来会成为了不起的皇帝。

  寿宁侯却对朱厚照越来越忌惮。英宗无子的钱皇后晚年过着什么日子,和宪宗生母如今的太皇太后不可同日而语。寿宁侯怕弘治帝宾天后姐姐没好下场,想要撺掇张皇后弄死朱厚照从未见过一面的生母。

  兄弟俩为此爆发激烈的争吵。这也是建昌伯偷偷让罗祥传话的原因。直到朱厚照花二十万两悬赏蒙郭勒津部两万人首级建京观,寿宁侯才彻底放弃愚蠢的想法。建昌伯本想和朱厚照亲近一二,又闹出改革的事。

  一听普查人口、清丈土地,寿宁侯两兄弟马上知道自家要倒霉了。皇帝要改革,首个倒霉的肯定是外戚。寿宁侯气得不行,再次动摇和朱厚照亲近的心思。

  以上内情,朱厚照一概不知。在他看来,就算张皇后犯蠢,皇帝爹也不会让生母出现闪失。

  不管中间有过什么波折,最后的结果和朱厚照预想的一样。

  张皇后是皇帝爹的软肋。寿宁侯、建昌伯不出幺蛾子,张皇后不会插手朝政,皇帝爹能坚定地推行改革。

  当朝廷重拳出击,又有其它种类的稳定投资超过土地时,权贵们会减缓兼并土地的脚步。只要让改革顺利推进,海贸中分出的利益不值一提。

  京中别说寿宁侯,公主、郡主、公侯伯子男,几乎都有违规霸占良田的不良历史。要说例外,也只有新任宗人府宗令的驸马都尉蔡震、皇太后王氏家中的瑞安侯、崇善伯等少数几人。

  愿意主动退还田地的人,朱厚照都会把他们加入海贸分红的一份子。想要两者兼得的,不好意思,还是回家做梦去吧。

  ————

  想要拿视财如命的寿宁侯、建昌伯开刀的户部尚书侣钟,算盘再一次落空。早知道两兄弟好说话,侣钟也不会起清丈田亩的头。现在侣钟已经被架在火上烤,唯有一条道走到黑把“普查人口、清丈田亩”办好。

  侣钟认命了,其他人可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