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0、211章 论道_我在万族打造气运神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众人以为庄子会解说这段的时候,鲲鹏族的天骄脸都要笑烂了,结果只听见庄子继续在念,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一段经文下来,虽没有醍醐灌顶之效果,但是在庄子亲自口述的情况下,不少人也领悟良多。

  就在众人以为庄子会继续念的时候,庄子却问道:

  “不知有哪位天骄可以起来说一说对鲲鹏、蜩与学鸠的看法。”

  众人疑惑,这有什么看法,无非就是蜩与学鸠是井底之蛙,怎么知道天高地厚。

  又或者蜩与学鸠不知进取、安于现状、没有追求?

  但凡了解过老庄的学说,必然对《逍遥游》理解深刻,曾经有不少天之骄子从里面悟出了绝世仙经,

  扶摇九天法、大鹏展翅遁术等等有名的各种遁术、功法,难道在这里对鲲鹏、蜩与学鸠还有不同的看法?

  而且就在刚才,朱天命也悟出了一种绝世遁术,直达上品仙经,听见庄子这么问,也不由得思考了起来。

  难道这里面还有其他寓意没有解读出来?

  在场之人全是天骄,顶级智者不在少数,皱眉思考,有的恍然大悟,有的沉默不语。

  表情百态,各不一样。

  庄子也不着急,讲道讲道,就是要让人有所悟道。

  光自己讲,有什么意思呢。

  有一位智者起身说道:

  “前辈,这是我的理解,不知道对不对,还请诸位天骄不吝指教。”

  “请说。”

  庄子说道。

  这位万族智者说道:

  “前辈刚刚所言,蕴含无上大道,可以让人领悟绝世仙经,直通大道。

  晚辈之前一直以为这段经文的核心思想是以大鹏形体之大、飞翔之高、凭借风力之厚和蜩与学鸠形体之小、飞行之低、凭借风力之薄作对比,

  描绘了不畏艰难险阻、执著于自己的追求、展翅翱翔的大鹏形象,

  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安于现状、不知进取、没有追求的蝄与学鸠。”

  在场不少天骄也这么认为,难道不是这个意思吗?

  领悟无上仙经的时候,更能明悟道心,打磨毅力,为自己的大道埋下深厚的养料吗?

  智者接着说道:

  “刚刚前辈所问,晚辈再次有所领悟,总结而出,不外乎‘虽复升沉性殊,逍遥一也。亦犹死生聚散,所遇斯适,千变万化,未始非吾。’”

  众人闻言冷静思考,若有所悟,亦或不屑。

  朱天命与李清照也在反复咀嚼这句话什么意思,

  不是很难理解,反而很好理解,而且深谙道家无为之思想。

  这位智者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表层的意思不外乎是:物各异其性,性各异其情,不应按照一个统一的要求来衡量鲲鹏、蜩与学鸠是否逍遥自由。

  大鹏抟风九万,小鸟决起榆枋,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