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9章 苏轼一家入永北_我在万族打造气运神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安石与范仲淹看见苏轼这一份玉简,其实是十分惊喜的。

  这种灵田改革,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彻底。

  之前也有异人敬献过这种改革方法,但是改革派内部中也有不少豪绅士族,王公贵族,迫于压力,也就一度搁浅。

  今天书上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来,为以后他们提此项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且今天苏轼提出来此项改革,也能让王安石与范仲淹二人看清楚改革派中真正想要做事的人。

  更能清理出想着投靠改革派升官发财的人。

  朝堂诸公之争,无非就是利益不同分为各自阵营,至于屁民,饿不死就好。

  真正一心为公,类似于王安石与范仲淹之类的人,少之又少。

  一朝大权在手,又有多少人能够保持本心?

  就连一向很少说话的赵氏皇亲也开始下场手撕苏轼了。

  一起连带的,还有他爹他弟弟。

  朋党之罪,算不算。

  乌台诗案讽刺朝政算不算?

  一时间,苏轼人人喊打。

  王安石与范仲淹眼神交流了无数次,还是决定先不开口。

  龙椅上的赵匡胤脸色也十分难看。

  台阶下的这群臣子什么心思他还不懂?

  就算今天同意实行,自己那群心腹也会阳奉阴违。

  可见阻力是多么大。

  这个时候司马光出列说道:

  “臣建议贬谪苏轼一家去南方偏远小城。”

  狗腿子富弼也立马附和。

  就连改革派中的一些人也纷纷附和。

  显然大势已定。

  赵匡胤此刻也十分郁闷,你苏轼要实行新政先跟朕说一说,通一通气啊,也好找人保你,现在骑虎难下,怎么保你?

  正准备开口,王安石却先开口了,说道:

  “陛下,苏轼虽然有不少劣迹,但是修为尚可,而且能力极强,下方小城属实浪费人才,要不下放苏轼去冠军侯领地吧?”

  范仲淹也开口道:

  “陛下,微臣以为王公说得对,永北城城小民少,常年处于前线,也需要一个人金丹期的人去坐镇,与其浪费人才,不如人尽其用,

  之前冠军侯也在大量招募治理人才,想来永北城是真的缺人。”

  赵光义听到这里,本来想反对,但是想起朱天命是自己人,要是在前线没个金丹期的强者坐镇,很容易就被灭了,这个建议不错,可以支持。

  而且苏轼虽然被贬,但是还是自己的人,派过去不就意味着永北城势力都是自己的人在暗中把控了吗?

  想到这里,赵光义说道:

  “启奏皇兄,臣弟以为可以。”

  司马光见自己老大都这么说了,也只得附和说道同意。

  最终苏轼全家以及一系列的心腹纷纷被贬永北大城。

  苏轼对此好像早有预料,没有多大的悲伤,眼中只有无尽的失望。

  如此朝廷,让人心寒,更加坚定了他心中那个计划。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既然朝廷不能实现抱负,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