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5章 看破_骑砍三国之御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理,他们应该急着反击、急着解围才是啊!

  莫非

  文丑脑中突然灵光一闪,是在拖延时日?

  对方是守方,迟迟不曾进攻的原因,并非是竖子转性,而是

  他们本就处在劣势!

  不是不欲主动出击,而是捉襟见肘,无能为力!

  越想越觉得有这种可能,文丑呼吸都粗重了几分,急呼亲兵,立刻返回帅帐,同时召集众将。

  听完文丑的猜测,众人低头思忖,纷纷觉得有理,副将首先开口道:“将军的意思是,开阳如今贼寇不多?这般多次派兵出城,是行飞将军卧马之计?”

  《史记.李将军列传》有这么一则故事,算是西汉版的空城计。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宦官跟随李广学习军事,抗击匈奴。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宦官侥幸逃回到李广那里。

  天子近臣被伤,李广自不能坐视不理,为求轻便,便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最后李广亲自动手,射杀两人,活捉一个。

  只是返回的路上,却遇见了几千名匈奴骑兵,旷野之上,同为骑兵,敌人十倍于己,打是肯定打不过的,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李广却说:“我大军离此几十里之遥,照现在这样的情况,求援是来不及了,跑也未必跑的掉,而且我们只要一跑,匈奴必然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既是如此,我们就此停留不走,匈奴却反而会疑神疑鬼,以为我们是来诱敌深入的,反倒未必会攻击我们。”

  不但不退,反要求全军前进,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才停下来,下令全兵下马,甚至要解下马鞍。

  骑兵们不解:“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

  李广说:“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

  匈奴骑兵果如所料,以为汉军一定有大军埋伏在旁,不但没有追击,反而掉头跑了。

  “正是如此!”

  文丑站起来,踱步一圈,拍掌狞笑:“吾观王政这竖子,大是与众不同,其初起事时,便冒大不韪以“张角转世”聚众,其后千人便敢攻赵县,再汇聚四方群贼而下临淄,又在凛冬年关以万人之中,裹挟十数万流民过州履冰,深入徐州,奇袭开阳,其他不说,胆略这块倒当得起是皎皎于众,远胜其他流贼渠首。”

  “我大军骤至,围而不攻,对他大有不利,按道理此子不会甘心困守”

  总结过王政的认知,文丑断然道:“他连派几路人马,分散四周,所为者何?”

  “难道是弃城而逃,掩护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