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0章 义医馆与养济院(特鸣谢书友 20191_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鼓励多传授学医的弟子。

  公元945年,统治交趾一带的大军阀吴权病逝后,安南地区四分五裂,涌现出各路豪杰,越南历史记载为“十二使君之乱”。

  君臣在朝堂上商议了个把时辰后,柴宗训拍板做了决断:

  第一项:在我大周各地成立“义医馆”,由朝廷召募名医长期坐诊,发放月俸,而对于看病的百姓,只收药材成本钱,免除诊金。

  唐朝时,李氏皇族自认道家祖师李耳之后,始终强调“以德治国”,这也体现在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帮助上。

  939年,吴权称王,建立吴朝,建都古螺(柴宗训前世河内西北、红河北岸,原为唐代安南都护,即交州),使安南脱离南汉统治,首次脱离了中华皇朝对之千年的统治。

  同时工人最低月俸和工作时长制度,及“皇家商业集团”和龙骧军、龙骧卫、武德司等军士提升月俸,也从开熙十二年二月开始施行。

  官府设立了许多救助基金,用来资助那些贫困的家庭和个人。同时,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教育,唐朝已设立了专门的学校来招收贫穷的学生,并且减免他们的学费。

  “养济院”雇佣百姓照顾这些孤儿寡老,月俸1两银钱。

  比如规定年纪在70-90岁以上的老人,其子可以免除兵役,劳役;官家每年还赠与老人酒肉;这些老人死后政府还供给棺椁。

  二月十二日的早朝上,礼部尚书戴宏出班道:

  “启禀陛下,安南丁朝伪王丁部领闻陛下统一中国,新近又御驾亲征大败辽国与定难军三十余万,收复河套7州,特遣其子丁琏率使团百余人前来进贡,盼陛下册封其为“安南王”。

  当时齐国的贤相管仲身体力行提倡仁政,在大力发展齐国政治经济的同时,还规划出了当时最完善的福利制度,即《九惠之策》,说白了就是九项利民的福利制度。

  其二:以各州府“义仓”粮食为后盾,在每个州府设“养济院”五座,每个县城1座,收养社会上的孤寡之人。

  柴宗训打开礼单一看,有黄金百斤,南海珍珠千颗,象牙、麝香等珍惜之物,另有安南“王室”之女二人,吴氏和丁氏,年方十六岁。

  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由来已久,早在春秋初期的齐国就出现了比较完备的福利制度。

  各州府也根据当地的不同情况建造不同数量规模的养济院。其管理措施相对完善,不仅有具体的管理方式,亦有收养不利的惩罚制度。”

  此项起始投入二百万两白银,之后开支主要是粮食及雇工的月俸,每年在三十万两左右。

  这是安南此次进贡的礼单,请陛下过目。”

  其一:在大周每个州府初设“义医馆”二座,每个县城一座,朝廷拨款计一千万两,最终规划每州府建“义医馆”十座,每县城五座,分五年建成。

  一时大周境内的百姓和军士皆欢欣鼓舞,对国家的认同感大增;士气高昂,矢志报效皇恩。

  柴宗训置礼单于御案,看向垂拱殿中群臣,道:

  “安南本是我中华千年故土,如今其首领丁部领(名字就是这)遣其子丁琏入朝进贡,求封为王之事,诸位爱卿以为何如?”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