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6章 风云再起_晋击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必如此悲观失望。故丞相王公曾提及兴办太学之事,我已向陛下荐举贤弟全力征办此事,一旦愚兄占据了江北之地,便需大量贤才协助治理,还须贤弟提供之。同时陛下拟于下半年推行土断之策,以增加朝廷赋税,此事亦须贤弟全力征办,敢虚报及抗旨者,格杀勿论!”

  谢安顿时一惊,问道:“土断事关重大,可乎?”

  因王导的建议,在东晋广置侨郡,流寓的侨郡县境界无定,并享有优惠的租税徭役政策,北来侨民渐获安定,生产亦得到发展。但侨人居处分散,版籍混乱,难以管理,为逃避赋役,有的侨人隐匿不报户籍,有的则向世家大族寻求庇护。而士族广占田园,严重影响了朝廷财政收入。

  历史上的司马衍,于341年下诏实行土断之制,命令废除侨置郡县,王公以下至平民百姓均以土著为断,将其户口编入所在郡县,注入白籍,以示与土著黄籍区别,加强了对侨人的户籍控制。实行土断,设立白籍之后,官府根据户籍赋税,征兵役,但实际上由于世家大族的抵制,土断仅仅只是对于那些普通的侨人有效,世家大族依旧隐匿不报,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司马珂道:“如今有仙豆、仙薯可种,百姓口粮亦增加,不至毫无活路。陛下拟将黄籍按十五税一不变,白籍宽放至二十税一。我知世家大族必当反对,但若人人只顾家族利益,不顾国家,这天下,还有什么希望?”

  谢安点摇了摇头,又道:“虽然有仙豆及仙薯,百姓口粮将为之增加,但钱币不足,赋税便是难上加难……”

  司马珂一看谢安便说到点子上了。

  两晋立国以来,除了沈充铸过像榆荚大小的沈郎钱,就再没铸过钱币。由于沈郎钱实在太轻,时下最流行的货币还是东吴的比轮钱,其次是汉时的五铢钱。由于钱币不足,确实给交易带来巨大的麻烦,也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

  司马珂笑笑道:“我已向陛下荐举,请司徒何家主导铸金钱,尔等谢家铸银钱,吴郡陆家铸铜钱,如何?”

  按照司马珂和司马衍的商议,铜钱不足是一个问题,更大的问题就是铜钱价值低,不适合大宗的交易,所以增加价值高的银钱和金钱,以便推动交易流通。此时虽然金银都是作为贵重物品,经常参与交易,但是并未形成制钱来固定价值,终究是不便。

  铸钱一事,不但获利极丰,而且也能大大提高家族的声望,何充、陆家、谢家三家参与铸钱,便意味着三家将成为即将崛起成为东晋顶流的士族。同时,也意味着三家将与司马衍及司马珂绑定在一起。

  谢安神色一震,眼中露出凝重的神色,苦笑道:“贤兄这是非得绑架愚弟不可,待我回去禀报家父罢。”

  司马珂哈哈一笑,举起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