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节 魏宫对策_凤穿残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冲府兵员,齐国就能一下子多出七万多兵马。更不用说这些府兵还都自备驮马、武器等各项军资。

  对于曹操而言对付这七万兵马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效仿蔡吉也在魏国实施府兵制。但是经过多年的观察曹操深知实施府兵制的基础是均田制。遥想曹操为推行屯田制已然得罪了不少世家大族。若是再进一步将屯田制升级为均田制。则势必会进一步加深他与世家大族间的矛盾。所以曹操需要先试探一下世家方面的底线,才好制定下一步的对策。

  荀彧当然清楚曹操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且见他沉思了片刻,斟酌着回答道,“臣以为府兵制虽妙,然其阻力却有三。”

  曹操见状赶紧虚心求教道,“愿闻其详。”

  “其一为世家。”荀彧竖起一根手指道,“众所周知齐国募良民为府兵。而为使百姓送子参军,齐主特设均田法,均田给民。然均田给民须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必会得罪世家大族。故此为其一。”

  荀彧所说的第一条阻力早在曹操意料之中,所以他仅是点了点头,便迫不及待地追问道,“何为其二”

  “其二为百姓。”荀彧答道。

  “百姓”曹操眉头一皱脱口而出道。显然荀彧所说的第二条出乎了他的意料。

  荀彧却是不急不躁地颔首解释道,“正是百姓。百姓虽受益于均田法,一户可获授良田百亩,然参军入伍,终有风险。若天下太平,府兵平时务农,农隙服役,倒也无妨。若战事一起,齐军征调府兵出战,则百姓为躲兵役,少不得弃田而逃,甚至转投世家大族门下充当荫户。”

  对于荀彧预估的现象,曹操可谓是感同身受。因为曹军屯所之中军户弃田而逃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曹操不得不祭出极其严酷的刑罚来惩处出逃的军户以儆效尤,甚至严惩各类收留军户的世家大族。但就算是如此依旧还是会有人选择铤而走险。这一来是因为一部分军户如荀彧所言害怕打仗不肯上战场。二来也与军户糟糕的生存环境有关。说到底所谓的“军户”其实就是曹军的农奴,他们没有自由,没有地位,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劳役,还要在战时充当炮灰,如此细算起来可能还真不如世家庄子里的荫户过得好。

  当然齐国的府兵都是自耕农,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与资产,有迁徙的权利,甚至还可以送自家子弟入官署的学堂念书。与曹军的军户可谓有着天壤之别。不过就像荀彧所言,一旦打起仗来,常年面对尸山血海,面对不断战死的亲人,寻常百姓可不见得会为田地持续替君主卖命。这也是同为屯田曹操对军屯管制相较民屯尤为严苛的一大主因。

  “文若言之有理。”曹操深以为然地点起了头,又跟着问道,“何为其三”

  “其三为军阀。”荀彧竖起第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