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0章 越过涅曼河(上)_荣耀法兰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布罗伊公爵曾提醒柏林方面加以留意,但被普鲁士将军们所忽视。也正是这一时期,高效率的法军舟桥部队仅用时4到5小时就在1百多米宽的易北河上迅速搭建了3座浮桥,为10万法军成功突袭北德平原创造了战机。

  事实上,布罗伊公爵的确过于苛求了。如今的俄国人根本不存在效仿法国的专业舟桥部队,也没有正规化与职业化的工兵学校。直到另一时空中的二十多年后,沙皇亚历山大的执政后期,俄国境内才出现第一家培养工兵的学校,其中很多教官还是参加过1812年入侵俄国,战败被俘的法国-军人。

  事实上,俄军所谓的工兵部队都是临时由农奴与半农奴组成,其军官也不是类似法国工兵的职业化工兵兵种出身,而是由于各种原因被贬职的指挥官或是水手长,专业技能不高,能搭建一座不会立刻沉没的浮桥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尽管法国流亡贵族对于俄国人的工作效率暗自腹诽,但鲁缅采夫元帅和他的将军们感觉依然良好,那是在俄国指挥官看来舟桥工兵可有可无,若非沉重的火炮与运载军需物资的辎重车不能自己下河游泳;否则,由那些农奴组成的“灰色牲口们”会在军官的号令声中,一个个挽起裤脚或是干脆脱光衣服,准备高举步枪,涉水(游水)渡河。

  凌晨时分,当皎洁的月光依然照亮涅曼河的两侧时,披了一件骑兵外套的鲁缅采夫元帅正在堤坝的上下来回走着,将军和参谋们分列总指挥的身后两边。

  此时,涅曼河对岸的河堤上呈现出死一般的寂静。所谓活着的生物,除了负责往返传递军情的哥萨克骑兵巡逻队,就是守在浮桥附近如同密密麻麻的工蚁不停忙活的“俄国工兵”。

  凌晨3时过后,一大片乌云忽然遮住了月光,不一会儿,又下起了冰冷的霏霏细雨。好在工兵赶在雨点落下之前顺利完工,当士兵们手中的火把的一支接着一支相继点燃。火光照亮了半个天空时,渡过行动正式开始了。

  此时的气温已变得寒冷,空气潮湿。

  一名上校参谋很是殷勤的为鲁缅采夫元帅披上了一件法军制式斗篷(雨衣),这是哥萨克骑兵在涅曼河对岸少有的战利品。数天前,他们在一片树林里伏击了暗中监视俄军动向的波兰轻骑兵,本想着抓个可以邀功的舌头(战俘),可惜那个波兰佬不太走运,在摔下马背时非常不幸的扭断了脖子。

  就在哥萨克骑兵们大呼倒霉时,恰好一名俄军大尉路过此地。他看到了土匪们胡乱丢弃的阵亡者遗物,于是便用了2个卢布买下了被杀的波兰骑兵的那件斗篷。两天之后,这件防风防寒又防雨的法军制式斗篷被参谋部的一名上校看中,后者以2百卢布从部下那里强行征收,继而在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