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4【死局】_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是要看自己的斤两,万一苏联真出兵怎么办?

  张学良没有给出答案,也不去考虑最坏的结果,只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

  现在被周赫煊批评教训一通,张学良不但不恼怒,心里反而好受了许多。他确实该挨骂,但东北没人敢骂他,只有周赫煊敢开这个口。

  沉默片刻,张学良虚心请教道:“那我这次该如何应对?”

  周赫煊道:“你想帮哪边?”

  张学良说:“从个人立场来讲,我非常痛恨常凯申。他居然不派人去莫斯科谈判,不想着把中东路事件彻底解决,完全就是想利用苏联把东北军拖住!但从国家的层面考虑,常凯申毕竟代表中央政府,一旦反蒋开战的话,恐怕国家又要陷入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状态。”

  周赫煊直言道:“我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为了国家早日和平,避免国力大损,可以态度坚决的支持常凯申,而且要尽早出兵帮忙,这样能把国家的损失降到最小。但是,你这样做捞不到太大好处,甚至还有可能白白损失钱粮和军队。第二,为了东北和你个人的利益,左右摇摆当墙头草。先支持阎锡山反蒋,常凯申一旦战事不顺,必然会向你许诺大量好处。这时你再掉头拥护中央,于关键时候出兵抵定大局,甚至还有可能把华北收入囊中。可你这样做的话,必然让中国国力大损,可能五六年都无法恢复经济民生。”

  “这……这叫我如何选择?”张学良左右为难。

  换成是张作霖,肯定毫不犹豫选择第二个方法,但张学良却是真心爱国。

  爱国归爱国,张学良还有一层身份是东三省领袖,他必须为自己的手下考虑,同时也有自保谋壮大的私心作祟。

  张学良左思右想,已然渐渐倾向于后者。但他又不好意思当面说出来,这多难为情啊,难道直接承认自己不顾国家?

  周赫煊又说:“我还要提醒你一句,如果你选第二个办法,那么日本关东军百分之百要趁虚而入!”

  张学良猛然一惊,瞪大双眼道:“何出此言?”

  周赫煊说:“中央和地方打得兵力大损,赤字惊人,短期内根本没能力再打大仗。而东北军又调兵入关,造成东三省防御空虚。日本国内军国思想泛起,他们在东北的租借地又要到期,怎么可能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到时候,关东军一旦入侵,中央无暇援手,你该怎么办?”

  “是啊,我该怎么办?”张学良带着疑惑望向周赫煊。

  周赫煊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周赫煊讲的是实话,他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关东军武力入侵东北,虽然属于下面的人私自行动,但绝对不是什么偶然,这次不成功还有下次。就算张学良坚持抵抗,日本陆军部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增兵,首先是驻朝鲜的日军来增援,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