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三章 百死不悔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廷萎缩在关中一带,三省六部形同虚设,还没有一个辅军管用,真正做事的一个没有。

  现在不动,朱温来了,搞不好又弄出什么幺蛾子。

  若不是自己穿越而来,对历史脉络有大致了解,提着脑袋跟韩建、李罕之、李茂贞玩命,早就被这些人卖给李茂贞了。

  早在穿越之初,李晔就对朝臣失望透顶,当时没兵没人没钱没粮,神策军掌握在韩全诲手上,自己朝不保夕,能安稳坐在龙椅上已经不容易了,还要应付李茂贞的挑衅。

  大敌压境,必须整合内部!

  崔胤身为宰相,正经事一件没做,整天就在琢磨人。

  他带张浚入朝,肯定没安什么好心。

  当年昭宗何其信任张浚,两人关系极好,把唐廷全部身家压在身上,历史上,张浚兵败之后,昭宗只是罢了他的相位,仍拜其为兵部侍郎。

  但李晔不是昭宗。

  关中现今大局已定,天策、禁卫二军死心塌地,兵权牢牢掌握在手。

  是时候翻修唐廷这座旧房子了!

  否则它只会扯后腿掉链子,各种掣肘。

  再说以唐廷目前的情况,没必要供养这么多有名无实的机构。

  乱世里,一个政权的强大其实很简单,精兵简政!

  后世那支伟大军队已经验证了此策的正确性。

  庞大臃肿的大明,空有亿万百姓,坐拥江南财赋,却被东北野猪皮一个半奴隶化八旗制度横扫,这就是冗政的后果。

  当然明亡有很多原因,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精兵已经完成,并且逐渐形成制度。

  现在轮到简政!

  这个计划在李晔脑中构思很久,今天实在是被这个张浚气到了,更大的原因在于朱温大兵压境,李晔不得不加快自己的步伐。

  李晔扫视殿中诸臣,无一人敢与之对视,“尔等若是没有其他事就退朝吧。”

  这是李晔给他们的最后机会。

  很可惜,三省六部的官员济济一堂,却面面相觑。

  仿佛河中的战火跟他们没有半点关系,关中的百废待兴也跟他们没有关系。

  没人说话,李晔拂袖而去。

  天心阁里,韩偓汇报了朔方之事,韩遵对朝廷还算恭敬,境内军民普遍对唐廷有很深的认同感。

  李晔也没指望韩遵能归降,还是那句话,关中发展起来了,朔方自然逃不出手掌心。

  “你回来的正好,朕有意革新三省六部,两位意下如何?”

  韩偓看了一眼赵崇凝,“三省六部大而无用,各部官吏心思也不在国事之上,也不符合眼下国情,但不知陛下如何革新?”

  “陛下,臣赞同革新,三省早就在安插各县官吏。”赵崇凝道。

  李晔冷笑道:“将士们打生打死,他们在后面摘桃子。”

  以前还不觉得,现在却觉得简政势在必行。

  各州的官员,李晔一直按而不发,想等着来年春闱,挑选才干之士任用,没想到三省早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