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二五五、天下攘攘为利往_大宋金手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陵冶炼厂首先是我大宋官有冶炼厂,户部出资二百万贯,算作二成股份,此股不得转让,待三年之后开始在金陵冶炼厂之红利中抽取一成,魏卿以为如何?”

  魏了翁立刻点头,这正是他所需要的,甚至比他要的还更多些。

  “户部这二百万贯需得一步到位,如今户部尚有这钱吧?”赵与莒在魏了翁处得到肯定回答后便道:“那么魏卿这几日辛苦些,在十二月三十日之前,这钱要拨到耶律楚材手中。”

  “金陵出地出人手,当算是二成股份,也算是二百万贯,三年之后可以自冶炼厂红利中抽取一成,留为金陵、建康地方之用,此二成股份亦不可转让发卖,诸卿以为如何?”

  对于这一点,众臣也没有反对。

  “流求银行提供三百万贯,只作二成股份,此二成股份可转让发卖,三年后亦可自红利中抽取一成,诸卿有没有意见?”

  众人都知道,流求银行提供贷款,实际上就是皇帝本人出了二成的份额,而且皇帝出三百万贯只得二成,与户部相比是大大的吃了亏。故此众人都没有反对,这么一算来,还剩下四成股份,这四成股份如何分配才是关键。

  “剩余四成股份,作价六百万贯,由民间募集,我大宋官吏士民商绅,凡有余钱者,皆可购买一部份,由流求银行代为署理,派发股权证书,此股权可于三年后自红利中得三成给执有者分配,亦可转让,至于如何具体操作,由陈子诚拟出一份文告来。金陵冶炼厂五成利分红,其余五成利则用于扩建和购买新的专利,诸卿以为如何?”

  赵与莒扫视众臣,等待他们的回复。他一直想要在大宋培养出一个能够支持他革新的阶层,同时也他不忘把原先阶层改造过来,在共享革新利益的前提下,使之转变保守的立场。

  在他的这份临时想出的还显得粗漏的方略之中,首先保证大宋朝廷控制住了新办冶炼厂的大多数股份:通过流求银行、户部和金陵地方,朝廷控制了冶炼厂六成的股份。然后又用其余四成股份来吸引官吏支持的豪商和家有余财的百姓,这也让后世的股票闪亮登场,成为大宋金融界的一项新生事务。

  但这个方略有一个非常难以说服众臣的地方,那就是皇帝、大臣、商人、百姓合伙一起做生意。即使是开明如同崔与之一般,对此也是心怀顾忌,就算在天子威权声望之下,当今之时无人反对,谁知道后世会不会惹来非议呢。

  “臣以为可以!”葛洪这些时日精神好了许多,他知道这是天子的决定,因此思考了一会儿后,出来支持道:“陛下说了,这不是与民争利,而是与民生利,既是与民生利之举,便有利于千秋万代,后世青史之中,必有褒名!”

  “臣也赞成,只是……”薛极心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