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5章 抢食_重生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连守信也学会了对上对答的规矩。“不到二十亩,应该是十九亩零七分的地。”

  当时春耕的时候,连蔓儿家总共种了二十亩零两分的玉米。在初秋的时候,地里种的玉米,被挑出一部分当做嫩玉米卖掉了。现在秋收收割的玉米,就只有十九亩零七分。

  为了计算玉米的亩产量,这个数目,还是新近又丈量了一次所得的精确数目。

  “这么算,这玉米的亩产……”

  “是九百零五斤。”小七和五郎站在连守信的身后,忍不住出声道。小七说完了,左右看看,见大家都看向他,就有些不好意思了,不由自主地往五郎跟前蹭了蹭。

  “回禀大人,小的算过,大约就是九百零五斤。”就有一个拿着算盘的小吏出声道。

  经过了算盘演算出来的,那自然是没错的。

  “亩产九百斤啊……,这真是天佑我大明,天佑我大明啊……”李大人胡须颤抖,竟然落下泪来。

  这个年代,北方一年种一季的庄稼,南方一年两季,不过亩产量都不高,在北方,诸如三十里营子这里,土地算是肥沃的,庄稼的品种也好照看,一年每亩的收成最多也不过才三百斤。而到了南方,种植水稻、小麦的地方,一年种两季,亩产量加在一起,最多也不过是这个数。

  玉米亩产九百斤,于国于民,这个意义,简直是无法估量的。

  沈六坐在椅子上,看着激动的众官员,将身子往后靠了靠,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

  玉米亩产九百斤,连蔓儿当初估计的数字还是保守了一点。不过他喜欢。难得一个小姑娘办事能如此稳妥,处处留有余地。不只不让人操心,还处处让人觉得熨帖。

  想想早先送上去的奏折,再想想接下来要送上去的新折子,金椅子上坐着的那位看见后,应该也会喜出望外吧。

  天下的百姓能吃的更饱,国家的粮仓更加充实,这是他沈家对国家的贡献。

  要推广玉米的种植,自然是要从辽东府开始。辽东的百姓能够先其他地方的百姓吃的更饱,辽东府的粮仓更加充实,他手下的士兵们能吃的更饱。这是他沈家,他沈六,为自己的家乡,为自己带领的士兵将好事做到了实处。

  发现玉米高产一事,最初的原点是沈皇后给娘家人赐下外传进来的玉米。后来发生的事,好像是冥冥之中有什么在牵引一样,让他、让沈家立下了这样大的一份功劳。

  现在天下太平,但是吃不饱饭的大有人在,更不要提每年必有的水旱等灾荒,无数的饥民,要靠国家的粮仓救济。

  这件事,功在社稷,甚至可以比拟沈家先祖追随太祖开国征战的功勋。

  即便沈皇后去世,有了这件功劳,沈家在朝堂上的位置也是稳稳的。当然,在奏折上,可不能彰显沈家的功劳,却可以突出沈皇后的作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