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0章 摩洛哥危机(二十)_未曾设想的道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前往匈牙利王国首都的火车上,团长再次组织学习。

  理论上,团员都该知道奥匈帝国的历史,林凤团长依旧一板一眼的完成基本知识点的教育。

  奥匈帝国是个很年轻的国家。1867年才成立,比德意志帝国早4年。在奥匈帝国里面居于领导地位的奥地利,也就是哈布斯堡王朝倒是利益悠久。

  1807年,在拿破仑勒令下。神圣罗马帝国覆灭。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就变了奥地利帝国。

  60年后,因为和普鲁士争夺德意志同盟领导权失败,奥地利被踢出了德意志联盟。

  1867年,奥地利帝国为防止匈牙利再次独立,签订《奥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改组为奥匈帝国,匈牙利获得高度的自治权,但奥地利君主仍然兼任匈牙利国王,成为政合国。政体特点属于立宪制二元君主国。

  就在林凤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监督一群成年人学习的时候,就听陈韶的夫人开口了,“请问团长,什么叫二元君主国。”

  众人听到这话,纷纷抬头看过去。林凤团长看了海伦一眼,又扫视起参加学习的一众人员脸上。

  此时林凤看上去就像是一位严厉的教师,正监督学生们学习。实际上,在经常搞内部学习的鸿胪寺侍郎眼中,这本就是一次学习。

  从学员们的脸上,林凤觉得海伦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好些团员的表情证明,他们其实不甚理解。

  “二元君主国,指两个分开的王国,由同一个君主来统治,对外采用一致的外交政策,相同的关税同盟,共同拥有同一只军队,但是在对内的其他事务,则采取分别自治。这也就是我们要注意的事情,匈牙利人可一点都不喜欢奥地利。他们虽然不喜欢俄国,毕竟匈牙利起义的时候,是被俄国派兵镇压。但是,比较起来。匈牙利人更是从不认为自己是奥地利人。”

  海伦的汉语水平还不足以完全理解林凤团长的讲述。却也能听得懂一半。

  在俄罗斯,汉语在外语的地位大大低于法语,仅次于德语,稍高于英语。也是一种非常普及的外语。或许是因为这样,专攻汉语的海伦才对陈韶很有兴趣和感觉。

  海伦知道,在大周,几千年都是夫妻异姓。与欧洲的习惯完全不同。

  但海伦还是按照俄国传统,结婚后给自己改姓。现在的她作为外交团的编外人员,正式名称叫陈海伦。不看长相,光看名字的话,陈海伦就是个普通的大周名字。

  学习会结束,大家在餐车上吃饭。海伦夹了个莲夹,边吃边问:“匈牙利人是匈奴人后代吧?他们也是姓在名前。会不会长得和大周人一样?”

  陈韶摇摇头,他上两次到奥匈帝国都是直奔匈牙利而去。见到的匈牙利人很少,就这么有限的认知中,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