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浙闽争辉_明风八万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可赏了,余煌之所以特意提到“重赏”自然是他随军有功必有重赏。

  而旁边的定海总兵王之仁也是对“重赏”这个名词很感兴趣:“自建虏以七大恨起兵以来,国家从来有过如此胜捷,娘娘与殿下自然必有重赏!”

  虽然他来得最晚,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刚好与宁波府来的几路明军赶上了这场空前大捷,因此他对于重赏特别期望。

  毕竟刘永锡都已经是越国公兼天下兵马大元帅,接下去肯定是监国驸马,他王之仁争取个公侯之位不过分吧。

  刘永锡与张皇后在这个问题上早有共识:“大家都是开国功臣,想要什么直接开口,我一定向朝廷争取,但大家想要公侯万代必须与我一起把杭州拿回来。”

  这次江上之役可以说是改变了金华这个监国政权的格局,原本浙中只控制着三府二十三县不足以立国,而现在宁波、温州、台州三府来投,绍兴府除了钱塘江北外已经尽数收复,加上王孙蕃经略广信府,现在已经与博洛形成隔钱塘江对峙的局面,完全足以立国。

  但浙江最富庶的州县几乎都在钱塘江北,而且杭州是浙江省会,想要成就中兴事业首先必须收复杭州。

  王之仁觉得刘永锡所言甚是:“越国公,王师什么时候渡江北进收复杭城?”

  刘永锡却转头询问张煌言:“煌言,你你觉得什么时候渡江最为合适?”

  张煌言麾下五营义军同样是赶上最光辉的决战时刻:“越国公,我认为越早渡江越合适,时间如果拖得太久,江北义师或许会有什么意外。”

  张煌言麾下五营虽然在这次江上之役收获很大,但是在实战中还是暴露了无数问题,让他明白自己这五个营头不但不是八旗兵的对手,遇到田雄这样的绿营兵也照样不是对手。

  可在各路义军之中,张煌言这五营人马已经是精锐中的精锐,其实新成军的义军就更不是清军的对手,一定要抢在博洛与多铎反应过来之前渡江北进与各路义师形成合力。

  刘永锡也非常明确地说道:“英雄所见略同,我的看法与煌言完全一样,而且娘娘准备圣驾亲征,我们总不能真让娘娘第一个渡江?”

  在场的明国文武官员还是第一次听到张皇后准备御驾亲征的消息,哪怕他们当中不少人都看不起女流之辈,听说张皇后准备渡江亲征也不得不承认张皇后是一个完全可以接受的人选。

  比起始终不敢御驾亲征一听说清军渡江就直接逃跑的弘光皇帝,张皇后确实是一位贤德圣后,由她来监国大家都放心。

  王之仁原本是准备扶持一位皇室宗亲以应万全,在听说张皇后准备御驾亲征的消息后就放弃了这样的念头:“既然娘娘要御驾亲征,那我等不如今日渡江,只有收复杭城,我们浙江才能真正号令天下。”

  虽然王之仁说得含蕴,但是大家都明白他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

  唐王殿下在郑芝龙的支持之下已经在福州登基即位,浙闽之间必然有一出日月争辉的大戏上演。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