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背道而驰_巅峰往事凌正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份。

  仅仅从这一点来看,田光明这位领导还是非常出色的,在识人重用方面,从来不任人唯亲。

  可是如果从另一点来看,田光明这位领导,却是一个让老百姓背后痛骂的田大炮,这位领导对于普通老百姓的关心并不多,甚至还非常苛刻。

  其实也是无可厚非,你不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与一位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站在一起,你自然不会被待见。

  不要说领导的态度,就说是在你的亲戚朋友面前,你一事无成,人家也不会待见你的。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这就是现实,你没有能力没有金钱,就只能会被忽视。

  在田光明心里其实有一个很真实的想法,那就是把临山的那些“无用”之人赶出去,引起更多的人才走进来。

  可是说临山英才政策,就是出于他的这种想法。其实不仅仅是在临山,很多地区城市,在这方面也是有很多相同之处的,拥有高等学历的人,不管在什么地方那都是被重视的存在。

  总之别说读书无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后肯定不会吃亏的,最起码你拥有高学历,在一座城市落户买房,会比其他人简单很多。

  凌正道在来临山时,特意对临山高新技术园项目,以及相关配套的临山英才计划,做过了深入了解。

  毫无疑问,向来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凌正道,对于田光明这种过于偏激的临山英才政策,是非常反对的。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嫌贫爱富也是人知常情。可是你是一省领导,为了人才引进,为了经济发展,而忽略绝大多数人民群众,那就太不应该了。

  出身贫寒的凌正道,远比田光明更能体会贫穷和落后,以及没有社会创造能力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可以说绝大部分人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想创造社会价值想法的。

  之所以大多数还是沦落平庸,完全在被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等诸多因素所困扰。

  同样的一个普通孩子,他在山村的结局就是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甚至还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被迫辍学外出打工,养家糊口了。终其一生,也是为温饱而奔波。

  可是如果他出身在一个大城市中,拥有不错的家庭环境,接受良好的教育环境,甚至高中之后,完全可以凭借户籍优势,顺利进入大学,最后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可用之才。

  所以说,环境才是造就人才的根本!谁来为未来的人才创造环境,就是那些官员领导们,这是凌正道始终坚信的东西,也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

  也正是如此,凌正道对于田光明这种,牺牲大多数群众利益临山英才政策是非常反对。

  优胜劣汰,虽然是一种自然法则,但是人作为自然界的最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