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风雨飘摇的边疆和特供卷的发行_红色商人降临194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实上,当时的中国不是键盘政治家成天挂在嘴上的藏南,外蒙这两个问题,而是新疆,西藏,内蒙都同时出现了分离主义的倾向

  在新疆的问题上

  1930年代和1940年代,苏联多次试图吞并新疆地区,将其改为“东突厥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为此扶植了很多新疆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团体,并积极寻找在新疆的代理人。

  1934年,由于盛世才奉行亲苏政策,在他当选新疆省主席后,借助苏联的力量驱逐南疆张培元、北疆马仲英,成为名副其实的“新疆王”。

  1942年,盛世才怀疑苏联企图推翻新疆省政府,分裂中国以建立苏维埃政权,便与苏联决裂,转向国民党靠拢。1943年1月,盛世才奉国民政府之令,要求苏联撤出新疆驻军及其机关,遭苏方指为“非法且仇视的行为”。

  1944年,蒋介石将统治新疆达十年的盛世才调离新疆,赴重庆任农林部长,改派吴忠信任新疆省长。盛世才离疆后,新疆出现权力真空,盛时期新疆民族问题以及与苏联关系的恶化由之而曝露,新疆境内的少数民族开始爆发暴乱。

  1944年4月,在苏联驻伊宁领事馆的支持和帮助下,“伊宁解放组织”成立,主席为苏联籍乌兹别克人艾力汗?吐烈。

  1944年8月,苏联鞑靼族侨民帕提赫?莫里斯莫夫组织巩哈游击队,发起“巩哈暴动”。

  1944年10月7日,游击队攻占巩哈县城,伊宁驻军主力1600人调往巩哈平乱。苏联侨民铁伊?伊凡诺维奇?列斯肯在果子沟组织游击队,形成战略呼应。

  1944年11月6日,在得到苏联驻伊宁领事馆的帮助下,苏联军官阿列克山德洛夫率军从霍尔果斯潜入伊宁,同“伊宁解放组织”组成军事指挥部。同日,列斯肯占领芦草沟,切断迪伊公路。

  1944年11月7日,伊宁事变爆发,外有巩哈游击队进攻,内有苏联红军和武装人员呼应,驻军中少数民族士兵哗变。

  1944年11月9日,伊宁驻军负责人曹日灵电告朱绍良内有:“名为剿匪,实为国际战争”、“市区土匪全为归化人及塔塔尔族,以其领事馆作根据地,所获武器系苏联制造”。

  1944年11月10日,伊宁全城被攻占,守军残部及汉族官员、平民约8000人撤至城郊机场及艾林巴克、鬼王庙两处高地,等待救援。

  1944年11月12日,“伊宁解放组织”召开大会,宣布成立“东突厥斯坦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为艾力汗?吐烈,副主席有包尔汉等。

  1945年1月5日,艾力汗?吐烈宣布“东突厥斯坦共和国”脱离中华民国而独立。

  1945年2月1日,在苏联红军的帮助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