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8章 刘书记的脑袋就是好使_官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溉问题不一定能完舍解决。我看等主千渠修好之后,还得想想办法,我们以前的灌溉方式有问题。你们这地存不了水,再多的水浇下去,农作物来不及吸收,就全漏了。这个不行。你们那水渠,引不来这么多水。”

  高晨愣了一下,点点头,说道:“到书记,是这个理,但我真是想不出好办法来。”

  刘伟鸿说道:“滴灌!高晨,你明白什么叫滴灌吗?”

  高晨连连摇头,神情有点茫然。

  刘伟鸿说道:“这个滴灌,是以色列的农庄发明的一种浇灌技术。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缺水很严重。但他们的农作物,每年都能大丰收,科学种植就是根本的前提。所谓滴灌技术,就是直接将水管接到田间地头,作用于农作物的根部。简单来说,就是每一株植物的根部都有一个水龙头,每天定时浇水,水流量不大,很小,一点一点地滴下去。基本上还来不及渗透,植物就能把水分都吸收了。用水量很小,但能保证农作物的需要,明白了吗?”

  高晨便沉思起来,想象着刘伟鸿所言的这个滴灌技术,是何种模式。

  刘伟鸿索性从山道上直接走进一块坡地,指着地里种的一些作物,现场给高晨“上课”。须知刘书记以前是在农校当先生的,传道解惑倒是老本行。

  见了这般模样,慕新民小黄小欧等人也只得停住脚步,来到地里,和村民们一起听刘伟鸿“讲课”。大家也都是一脸的茫然。

  慕新民也好”小黄小欧也好,都不走出身农家,对这些农业科技知识,全然不懂。

  高晨的悟性很高,听了一会,便搔了搔头,说道:“刘书记,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这个水管,得花多少钱啊?咱们这满山遍野都是坡地……”

  这要是每一株友作物根部都安排一个滴灌的水管,那还了得,不知要花多少钱了。不要说猴子背根本没这个财力,就算夹山区,也给不了这么多钱。

  慕新民脸上也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年轻人,就知道耍嘴皮子,好高鹜远,一点都不脚踏实地。

  刘伟鸿不冉笑骂道:“高晨你个笨蛋!水管就一定得是铁制的,要出钱买?你自己抬头看看,对面那竹山,那满山遍野的竹子,你不会就地取材?把竹子弄回来,劈开两半也好,将中间打通也好,再钻些眼儿,连在一起,不就是水管?你们在水渠的源头控制好,搞些小闸门,每天定时开闸两三个小时,那就足够了,开动脑筋嘛!”

  离猴子背大约十来里地的对面山上,确实是茂密如海的竹林,郁郁葱葱,蔚为壮观。竹子耐旱,根系发达,深入地下,普通农作物不能生长的地方,竹子都能适应。

  高晨茅塞顿开,兴奋地一拍脑袋,叫道:“对啊,这就是现成的材料我怎么就没想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