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回-寻佛缘云娘问渡_云意浓(H)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殿后是讲经堂,此时是寺里的师兄讲经的时候。”

  待客僧见小姐止步望向殿后便出声解道,因这位小姐瞧着对诸天神佛兴致缺缺,看来也不甚了解,不像礼佛之人,待客僧旁的也不多言,只在她停留处讲解几句。

  “今日讲的什么?”

  这还是这位小姐头次开口,声音侬软清甜,语气淡淡的,却像带了钩子,待客僧心里一动,忙在心中默念一声佛号,答道:

  “今日讲的是《金刚经》,讲人世百般皆是幻生,方才施主听到的是迦叶佛揭: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讲经者何人?”

  待客僧细听片刻:

  “这位讲经的师兄乃是五台山菩提祖师道场来的见喜大师,佛法精深。昨日云游到此,会在蔽寺停留叁日。”

  “可否入内一听?”

  “这···怕是不好。”待客僧面露难色,“经堂里此刻弟子众多,怕是会冲撞了施主···”

  “也罢。”

  初秋的暑气未散,午时前后的日头足。

  佛门弟子过堂后有出坡修行,讲究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天照寺香客多,许久以前就舍出坡就坐禅了。

  午时刚过,寺僧皆在经堂禅定,院中一个人影也无,绛色纱衣的女子在院中悠游,香云纱在女子摇曳的步伐中婆娑作响。

  天照寺原是前朝为太后建的慈安寺,设计建造皆有御造的痕迹,庭院小中见大别具一格,尤其一排数百年的银杏古树颇具特色。

  女子沿着银杏一路走到院墙,不起眼处有一洞月门,门外是一片围了篱笆的平缓坡地,尽头有一方茅屋,篱笆内杂草丛生,想来这里从前是菜圃,荒了许久了。

  这个位置瞧不见人,但茅屋那边却有些锄地的声响,女子略一沉吟抬步走去,衣裙被繁茂的野草钩扯着,名贵的纱衣在行走中抽纱割线,她却毫不在意。

  茅屋掩映处有一个高大的僧人,此刻僧衣被他挂在一边,只着一层里衣躬身在菜圃里锄地。此时听到动静转过身来,见是女客,告罪唱了一句佛号方拿起僧衣不慌不忙穿了起来。

  “旁人都在修禅,你这和尚却在这里锄地,可是被人欺压了?”

  那僧人很是年轻的模样,生的十分俊秀,闻言一笑,声音温朗:

  “施主说笑了,坐卧入定,饮食行走,皆是修行,何来欺压。”

  女子因那春风一笑晃了神,回神时便有些恼怒:

  “饮食不过避死而已,你却道什么修行,可笑。”

  “施主说的有理,饮食良药,为疗形枯,留我此身,以渡众生。如此观来,也算修行了。”

  年轻的僧人目光清澈,淡定平和,他眼中看着她,却仿佛在看着世间万物,温柔又包容。

  这样的目光···

  女子胸臆间忽然生出几分尖锐,言语上却又辩驳不过:

  “你们和尚倒是擅诡辩。”

  见年轻僧人笑而不语,她又问他:

  “方才你在翻地?”

  “正是。”

  “已经入秋,你翻地何用?”

  “杂草如杂念,拔出烦恼,还彼清净,留于轮回,以待新生。”

  “你待新生,杂草也是生,何当此辜?”

  “天命轮回,生死有时,”僧人叹气,“此生种种,皆是虚妄罢了。施主着相了。”

  天命安排,皆是注定。此生种种,皆是虚妄。

  酸涩的气息冲上心头,女子雾蒙蒙的猫儿眼里生出几分刺来,哑声道:

  “虚妄?既已发生的,明明就在眼下,如何是虚妄呢?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见喜大师,既然罪是假,福也是假,如此为何妾身还是会感觉到痛苦呢?”

  僧人道一声佛号,眼含悲悯,叹息道:

  “这便是世人的执妄了,我辈留具此身,所为渡化的,正是此物。”

  女子仿佛听见什么可笑之事,忽然放声大笑,笑得花枝乱颤,眼角沁出泪花来,她抬手将泪花拭去:

  “如此,大师可否渡我一渡?妾身云氏,顺安府人。”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