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3章 糊弄消费者的本领_重生八零幸福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列。

  人民日报的广告费是京城晚报的3倍,廖静文对比之下选择了京城晚报。

  京城电视台的广告费是京城广播电台的6倍,廖静文更不舍得了。

  廖静文先谈了京城广播电台的广告,她觉得,现在还是听收音机的多,毕竟电视不是每家都能买得起的。

  广告费花出去之后,廖静文就开始期待广告效果。

  广告是一种变相洗脑行为,消费习惯要慢慢的培养。

  廖静文等了一个星期,才有经销商反馈消息,说销量有一点点上涨。

  廖静文感到高兴和欣慰,这说明她的决策是对的。

  这个高兴也就坚持了一天,第二天,鸿福食品厂的鸿福大礼包上市了。

  火红色的喜气包装加上硕大的“开袋有礼”字样,抢走了味鲜食品厂接近30%的销量!

  廖静文直接懵住。

  离过年还有接近两个月呢,你们的动作也太快了吧!

  廖静文当下拍板,也要推出开袋有奖的活动。

  廖静文为了和鸿福食品厂打擂台,决定把所有奖项都设为现金奖项。

  一等奖奖励100元,共10名。

  二等奖50元,共100名。

  三等奖10元,共300名。

  四等奖1元,共2000名。

  “谢谢品尝”的份额对外公布为5000份,实际投入10000份。

  跟鸿福食品厂不同的是,廖静文不想让消费者到味鲜食品厂领奖。

  味鲜食品厂的规模实在太小了,并且,看见味鲜食品厂就能看见鸿福食品厂,对比太强烈,廖静文受不了这个伤害。

  味鲜食品厂的所有奖项全部凭奖券在经销商处兑换,经销商再凭奖券找味鲜食品厂报销。

  廖静文奖项设的高,为了赚钱,糊弄消费者也是下了功夫,她不照抄鸿福大礼包,改叫送福礼盒。

  送福礼盒里一共50袋豆干,售价3块9一份,比鸿福大礼包便宜1块1毛钱。

  包装上,廖静文也废了心思。

  50袋豆干只有三斤重,想要达到鸿福大礼包五斤的视觉效果很难。

  于是,廖静文选择弃用塑料袋包装,改用纸盒包装。

  纸盒包装比纸箱包装造价低,给纸盒再加一根丝带,打个漂亮的蝴蝶结,不仅能充当提手,还增加美观。

  提着一箱年礼走亲戚和提着一袋年礼走亲戚,视觉上还是有区别的!

  再加上,纸盒不透明,客户看不清楚里面的具体内容,只能抱着纸箱估重听响,很有利于廖静文浑水摸鱼。

  廖静文去纸盒厂定制产品包装的时候,不但要求不标注总重量,只写数量,还特意要求在纸盒里面用瓦楞纸做分区,增加纸盒自身的重量。

  廖静文把时间也抓得紧,不想落后鸿福食品厂太多。

  她要求纸盒厂火速做个样板出来,确定满意了,立即和纸盒厂约了一个最快的工期,要求纸盒厂必须连夜赶工。

  廖静文计划四天内把送福礼盒上市,纸盒厂沟通好了,味鲜食品厂的工人们也开始加班赶工。

  同时,廖静文还找到一家技术很好的老牌照相馆,给送福礼盒的样板纸盒和张敏拍了广告照片。

  张敏脸上的纱布拆了,但缝合的地方还没拆线。

  拍广告照片的时候,张敏巧妙的举着送福礼盒挡脸,不拿礼盒的时候,就侧着身体站,拍侧面吃豆干的照片。

  总之,毁容的地方一点儿也没露出来。

  照片洗出来之后,廖静文还算满意,张敏的眼神够妩媚,要是动态广告,勾人的效果会更好。

  但是!

  廖静文拍不起动态广告呀。

  照相馆拍照便宜,等投放广告的时候,再请电视台的广告部配个音,这样造价能便宜不少。

  资金短缺是廖静文的痛点!

  广播电台的广告费便宜,效果也差,买不起电视机的人家,也没太多钱买售价不便宜的豆干!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廖静文决定出点儿血,在电视台上做广告。

  有了这个决定,廖静文也看不上京城电视台了,想把味鲜食品厂搬上国家总台。

  这年头,能上国家总台,仿佛是开光认证了一般,效果杠杠的。

  廖静文为了省钱,决定去孟家碰碰运气。

  孟颖的哥哥孟枫在国家总台上班,妈妈聂月曼更是国家总台的领导,如果孟家肯帮忙,她一定能省下不少钱!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