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美丽风景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血泪史。

  相比于通过透支国家的发展潜力,来“贿赂”或者说换取人民的支持和稳定,具体例子就不说了,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不要太多。

  这个办法已经是非常公平,又兼顾效率的最佳方式了。

  说白了,既然想要发展,又不能或者不愿去剥削他人,那么就只能狠下心来压榨自己了。

  程刚之前在对历史的学习当中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但内心的感触并没有多么深刻,到了51位面大半年之后,他才真正认识到当年的人民,是有多么的痛苦。

  这种痛苦,一方面是当前的生存环境带来的,而另一方面,则是对未来的恐惧带来的。

  贫瘠的资源,决定了大部分人民的生活都好不到哪里去,或者直接可以说恶劣,至少程刚就是花了极大地代价和超长的时间,才勉强让自己适应那样的生活,这还是在他尽量想办法改善的情况下。

  但这还不算最令人痛苦的,对于摆脱了麻木的一部分人来说——这些人大多是中层出身,解决了基本得温饱问题,但是看不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或者说,在他们的眼中,未来的那个世界,根本看不到属于自己的出路,也看不到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出路。所以这些人大都团结到了各个社会组织之中,为的就是寻找这个出路。

  正是如此,正是因为后一种痛苦压倒了前一种痛苦,才使得当年的人们能够心甘情愿地勒住自己,为国家和民族省下一份以供发展的口粮。

  而在根据地那边也是一样,程刚第二次到51位面之后,很快就面临了一段青黄不接的艰苦时期。

  “四月日长肚又饥,十月夜长没被子”——这就是用来形容那个年代的人们每年都要面临的问题,在农历的四月,正是白天时间最长的时候,可是旧粮已经见底,新粮还未收获,所以只能靠着挨饿混过去。

  即使有了程刚的援助也是这样,毕竟整个边界又要打仗又要建设,粮食消耗量本来就大,如果不再尽力省下一些,那么一旦出了什么问题,局势就会迅速恶化。

  所以即使是最宽裕的时候,整个边界从上到下,仍然是保持着一股艰苦朴素的作风——所有没能接受这种风气的人,很快就在整风中被组织淘汰出去了。

  按照历史记录,这一年应该是个丰年,但到了收获的时候仍然需要做好准备。

  高筑墙,广积粮——围绕边界最核心的槿甘山地区,几个交通要道的永备工事已经在规划,而且还设计了好几个隐蔽在山间的粮仓,为的就是以防最危险的情况。

  要做好这些准备,自然又要花费大量的粮食,所以在后面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太可能让大家过上每天敞开肚子的生活,孩子们的营养,也只能说勉强保障。

  因此可以预见,要让程刚此时眼前的风景在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