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五章 反击歼灭(上)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81mm扩大到了82mm,37式82迫同时也是53式82迫的仿制型号。

  为了查清楚其中的渊源,程刚提前做了很久的功夫,但是了解得越多,他就越难以决定应该选择哪种型号作为援助,实为头疼。

  当时在42位面,第二次交易的时候,那边终于允许程刚采购大炮,但在型号和口径上仍有限制。可以供程刚选择的,除了现役的53式82迫,其他的基本都存放在了民兵仓库里,民二十式、美制M1等等,型号五花八门,保养程度只能说能用,炮弹也没有多少存量。

  当然,除了82口径之外,还有60和120两种常用口径,但是这两种的原始型号一个得7年后才问世,另一种先不说时间问题,光是这大小和重量就直接排除了。

  实际上程刚最初钟意的是民31式或者国产63式这种60mm口径,因为其更加适合山地作战和轻兵种运输。但是此时整个世界找不到一款60迫,7年后才能问世的型号实在无法解释其来源。

  即使是选择了82迫,考虑到其炮弹的涉密性,程刚没办法带来太多,所有的炮手都是经过严格审查才允许使用实弹训练,所以总共也只培养出了三个炮组。

  当然,并不是说就没有培养更多的炮兵人才了,但是其他学员都只能使用根据地使用木铁仿制的训练弹,样式是此时国内常见的带尾管圆筒形。

  所以最后纵观全军,一共只有三门炮,相比于后世患了晚期“火力不足综合症”PLA,实在是寒酸得要命,但这已经足以让红军上下欣喜若狂了。

  在这场战斗中,新老岭两个团一边一个,还有一个则被李书记带走,这时正隐藏在敌人的撤退路线上,等待给对方一个惊喜。

  第一个开炮的是老西岭,随后新西岭听到炮声也没有藏着掖着,两边都是急速三连射,射击诸元早在战前就已经确定,敌人的机枪位置也在此前的战斗中暴露无遗。

  为了节省炮弹,两边的指挥官在三连射之后都没有再继续命令炮击,事实证明也确实不需要了,原本就已经被红军强大的火力震慑,这大半天的战斗下来,敌人那边都不知道到底那边才是正规军。

  不仅是步枪的数量,事实上来之前对方就已经听说红军装备了大量水连珠,只是没有想到这边会师扩充之后居然还能做到齐装满员,但这也只是让两边在枪支数量上势均力敌。

  最大的问题是在手榴弹数量还有战士的战斗水准上,前一个问题,红军这边基本实现了每人至少一颗,前线部队至少三颗的配置,在近距离的战斗中,这种放在此时国内已属先进的型号,让敌人吃尽了苦口。

  而更加惊人的还是红军的战斗能力,就在红军发动反攻之时,坐镇后方的杨驰声几乎同时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