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土改准备(上)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处田地都有数百个青壮力集中在一起,在程刚不计消耗地提供油脂的情况下,又有了足够的铁质工具,开荒的效率自然直线上升。

  大家拿起锄头就是农民,提起枪支就是战士,战斗打响的时候,很多人刚刚放下工具,脚上的泥巴还没有清洗就奔赴战场,胜利之后,又唱着凯歌回到驻地,继续在这片田地上挥洒汗水。

  记住网址kanshu.vip

  从会师开始到击破敌人第二次进剿,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几个农场就已经颇具规模,面积不大,但新培育出的红薯苗刚好够种,但毕竟是新开垦的荒地,不仅肥力低下,还不一定能适应作物生存,若是以往就只能是做好第一年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的准备,靠时间慢慢改变土壤性质。

  而程刚肯定是等不起的,根据地还有那么多张嘴等着呢,没有足够的粮食,其他的工业和军事都成了无根之源。所以前面这段时间里他也不停在田地里往返,检查土壤性质,设计具体方案,教导战士们怎样使用各类原料改良土壤——大部分是就地取材,少量是程刚带来的氮磷钾肥。

  远水肯定止不了近渴,但如果不早点向水源方向前进的话,就连生的希望都没有了。开源的方法正在努力,但要想见到成效还得再等好几个月,所以节流的措施自然就摆在了大家的案头。整个组织上上下下都明白这个窘境,程刚带来的棕榈油确实是个好东西,油盐不缺的伙食在这个时代都可以算得上美味,但再好吃的东西,若是吃不饱也没用。

  因为要节约消耗,除了会师后的那几天大家能够吃个全饱,之后除了伤员所有人员都是限量供应,为了保证执行力度,连队里的士兵委员会举报了大量强占偷拿战士或老乡粮食的情况,每次发现无论级别都是严惩。这么的高开荒效率也与此有关,但凡出工的都能够保证伙食,哪怕累一场,大家也渴望能够吃口饱饭,所以每次出工都会在连队里你争我抢。

  就是在这样一个窘迫的情况之下,这支队伍不仅获得了战斗的胜利,还完成了诸多的建设任务,程刚一直以来都看在眼里,自己也在身体力行,原本在现代养起的身体也很快地消瘦起来。但大家都没觉得奇怪,哪怕是军长和书记,也都是在每周下田的时候才能吃上饱饭,其他日子与普通战士好不到哪里去。

  当然,也并非没有不和谐的声音,一些由农军编成的几个团,因为不少人携儿带女,老幼相随,无法出征打仗,而且这些人思乡心切,吵着要回湘南,纪律也松松垮垮。程刚对此确实是束手无策,即使组织大家劳动也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安置这么多人。

  早在会师之时他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后面大家也是多番讨论,为此程刚也采取了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