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二章 陕省的乱局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歼灭了三个营,两个月后又在秦岭腹地遇到红军埋伏,损失了一个团,到了年底再次丢掉了两个营。

  要知道当时关中大旱才不过刚刚结束,上位不久的杨虎承的家底并不富裕,短短半年之内损兵折将了近一个旅的部队,绝对算得上是伤筋动骨了。

  这还不是最要紧的,经过31年的数次挫折之后,杨虎承相当识相的蛰伏了起来,而穆虎三也听从上级的命令,安心发展现有的根据地,双方之间相当于和平相处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但接下来到了去年,局面就大为不同了,常凯申要针对鄂豫皖和湘鄂西发动围剿,自然也不会落下地图边角上的鄂豫陕。

  所以一方面迫于金陵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忌惮红军的坐大,杨虎承再次出手了。

  可这时已经种了大半年天的穆虎三,就当真如同猛虎下山,首先就在山阳县的袁家沟口歼灭了杨虎承的警备1旅,并俘虏其旅长,后面更是直接席卷陕南川北,一时之间竟无敌手。

  也正是因为损失如此惨重,所以当中央红军进驻陕南陕北的时候,杨虎承这才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了此事,否则伍翔宇的那次谈判也不可能如此顺利。

  同时在另一边,杨部的军事力量被红军大幅削弱之后,招来的当然不是常凯申的同情,而是轻视。

  为了补足这块缺口,常公又不得不把自己的结拜兄弟张汉卿引入了关中,以尽早扼杀北方赤匪日益嚣张的气焰。

  可是对杨虎承来说,陕甘两地向来被他视为自家的地盘,号称“谁也别动我的锅盔牙子”,所以无论是东北军还是红军,对他而言都是不受待见的不速之客。

  作为手下败将,杨虎承必须得承认,红军确实拥有强劲的战斗力和神出鬼没的战术,败在对方手上他心服口服。

  更何况土共也是给面子的,甚至近几个月来的合作,还真的拿出了不少西北军稀缺的军事物资,这样诚信且慷慨的举措,让他心里的怨气顿时少了许多。

  但是对于东北军,说实话杨虎承就有些看不顺眼了,甚至整个17路军上上下下,对于这股突如其来的“外来户”,同样不抱有任何的善意。

  从去年年底开始,张汉卿就先行率领东北军数万人开入关中,甚至后续还会有近20万人进驻,这自然是让杨虎承感受到了强大的危机。

  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话,

  下面的内容待修改,请稍后刷新再看

  所不同者,在张汉卿看来,红军进入陕西乃是“赤匪”之“窜陕”,而在杨虎承看来,则是军事之“犯陕”。虽是一字之差,但意蕴深长,对张汉卿来说,红军是所谓“穷寇”“穷途”“穷徒”,是可以一击而垮,一击而溃者。

  “醉过知酒浓,挨打方知疼”,真正让张、杨及其率领的东北军、西北军

  请收藏:https://m.bqg8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